南海陆坡高速堆积体的物质来源

被引:79
作者
邵磊
李献华
韦刚健
刘颖
房殿勇
机构
[1]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3]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
[4] 广州
[5] 上海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关键词
物源分析; 海洋沉积; 沉积地球化学; 南海; 大洋钻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6.2 [海洋沉积、历史海洋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自1.05 Ma以来, 发育于东沙群岛东南侧的沉积堆积体沉积速率高达49 cm/ka. 尽管在不同时期其沉积速率略有改变, 陆源物质中的稀土等元素含量则基本保持一致, 表明本地区沉积物源区在不同时期没有大的改变. 在La-Th-Sc以及Th-Sc-Zr/10构造环境分析图中, 本区样品均落入大陆岛弧的范畴, 与台湾样品相重合, 而与以火山岛弧物质来源为特征的南海深海表层样品及代表珠江来源的冰后期沉积物样品明显不同, 表明其和台湾西南部样品在物质来源上具有密切的亲缘关系. 证据表明, 构成南海北部陆坡高沉积速率堆积体的陆源物质应当来自东北方向, 包括台湾, 极有可能由源自台湾方向的河流经澎湖水道搬运进南海, 揭示了南海北部深海沉积来源的复杂性.
引用
收藏
页码:828 / 83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南海北部陆坡近四万年的高分辨率古海洋学记录 [J].
王律江 ;
M.Sarnthein .
第四纪研究, 1999, (01) :27-31
[2]  
南海北部晚第四纪地质环境[M]. 广东科技出版社 , 冯文科等著, 1988
[3]  
Pollen distribution in hemipelagic surface sediments of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its relation to modern vegetation distribution[J] . Xiangjun Sun,Xun Li,Hans-Jurgen Beug.Marine Geology . 1999 (1)
[4]  
East Asian monsoon climate during the Late Pleistocene: high-resolution sediment records from the South China Sea[J] . L Wang,M Sarnthein,H Erlenkeuser,J Grimalt,P Grootes,S Heilig,E Ivanova,M Kienast,C Pelejero,U Pflaumann.Marine Geology . 1999 (1)
[5]   TRACE-ELEMENT CHARACTERISTICS OF GRAYWACKES AND TECTONIC SETTING DISCRIMINATION OF SEDIMENTARY BASINS [J].
BHATIA, MR ;
CROOK, KAW .
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1986, 92 (02) :181-193
[6]  
World-Wide Delivery of River Sediment to the Oceans[J] . John D. Milliman,Robert H. Meade.The Journal of Geology . 1983 (1)
[7]  
南海沉积物稀土微量元素分析 .2 邵磊,董万百等.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