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探针原位杂交揭示稻属BB、CC和EE基因组之间的分化(英文)

被引:3
作者
李常宝
张大明
葛颂
卢宝荣
洪德元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北京,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北京,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北京,GeneticResourcesCenterInternationalRiceResearchInstitute,MCPOBo
关键词
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 稻属; 基因组分化; BBCC基因组; BB基因组; EE基因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3 [植物细胞遗传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7 ; 090102 ;
摘要
利用双探针原位杂交技术 ,揭示了稻属Oryzaofficinalis复合体中BB、CC和EE基因组之间的分化。以标记的BB基因组 (来自二倍体的O .punctataKotechyexSteud .)的总DNA为探针 ,同BBCC基因组 (O .minutaJ.S .Presl.etC .B .Presel)的中期染色体杂交。结果表明 ,BB基因组的DNA探针同与四倍体O .minuta中的BB基因组的染色体之间有强烈的杂交信号 ,而与CC基因组的染色体之间的杂交信号很弱。而EE基因组 (来自O .aus traliensisDomin)的总DNA标记的探针同O .minuta基因组的所有染色体均有不同程度的杂交 ,且杂交信号的大小和强弱在BB基因组的染色体和CC基因组的染色体之间无显著的差异。由此证明 :(1)CC和BB基因组之间的分化程度很大 ;(2 )EE基因组同CC和BB基因组具有一定的亲缘关系 ;(3)CC基因组与EE基因组之间的关系较近而同BB基因组关系较远。
引用
收藏
页码:988 / 990
页数:3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