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媒体的可信度分析——以中国网民为对象的实证研究

被引:34
作者
王丽娜 [1 ]
马得勇 [2 ]
机构
[1]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2]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关键词
媒体可信度; 威权人格; 意识形态立场; 媒体使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根据对4000余份网民调查数据研究发现,微博和网络社区是网民日常接触最为频繁的媒体类型,央视次之,而新华社和人民日报及其网站的使用频率最低。同时,网民认为央视等官方媒体最为可信,其次是微博和网络社区等非官方媒体。然而,如果从各类媒体对网民的实际影响力来看,微博等非官方媒体在媒体影响力方面则超过官方媒体。此外,媒体使用、威权人格、意识形态立场均对媒体可信度产生了显著的影响。网民对某一媒体使用越频繁,对该媒体的可信度评价越高;左派网民更为信任官媒而右派网民则认为非官媒更为可靠;威权人格特征越强的网民对官媒和非官媒都更加信任。在新媒体时代,不同群体特性的网民对各类信息渠道的选择和信任呈分化态势,这种局面将成为中国传媒界的新常态。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99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中国网民的意识形态立场及其形成 一个实证的分析 [J].
马得勇 ;
王丽娜 .
社会, 2015, 35 (05) :142-167
[2]   社会化媒体可信度研究: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 [J].
李晓静 ;
张国良 .
新闻大学, 2012, (06) :105-114
[4]   解析中国媒介新闻可信度 [J].
廖圣清 ;
李晓静 ;
张国良 .
新闻大学, 2007, (04) :66-73
[5]   网络使用、网络依赖与网络信息可信度之相关性研究 [J].
张明新 ;
曾宪明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03) :111-115
[6]   媒体影响力的量化指标 [J].
何春晖 ;
毛佳瑜 .
新闻实践, 2006, (10) :15-17
[7]   网络信息的可信度研究:网民的视角 [J].
张明新 .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5, (02) :17-27+95
[8]  
经济学的演化基础[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瑞士) 多普弗 (Dopfer, 2011
[9]  
Online Social Media and Political Awareness in Authoritarian Regimes[J] . Ora John Reuter,David Szakonyi.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 2013 (1)
[10]  
Acquiring Political Informa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 various media channels and their respective correlates[J] . Jie Lu.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 2013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