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线粒体与细胞质雄性不育研究进展

被引:17
作者
郝岗平
陈敏
杨清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南京
[3] 南京
关键词
植物; 线粒体; 细胞质雄性不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3 [植物细胞遗传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7 ; 090102 ;
摘要
本文从能量代谢与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 (CMS)、线粒体的结构和数量与CMS、线粒体DNA多态性与CMS、线粒体基因转录与CMS、线粒体多肽差异与CMS几个方面介绍了植物线粒体与CMS的关系。并介绍了与CMS相关的线粒体基因研究进展并对CMS形成的分子机制进行了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549 / 55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线粒体DNA由来的RAPD标记能鉴别水稻雄性不育和可育细胞质(英文) [J].
洪德林 ;
一井真比古 .
作物学报, 2002, (03) :315-320
[2]   V型细胞质雄性不育小麦线粒体蛋白质的研究 [J].
杨毅 ;
滕晓月 ;
阎隆飞 .
作物学报, 2001, (02) :212-215
[3]   核编码的育性恢复基因 [J].
徐秉芳 .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0, (06) :573-580
[4]   高粱雄性不育系热激前后线粒体的变化与育性的关系 [J].
王俐 ;
祁新红 ;
刘根齐 ;
章银梅 ;
陈建南 .
遗传学报, 2000, (09) :834-838+847
[5]   马协细胞质雄性不育水稻线粒体能量释放特征 [J].
周培疆 ;
周涵韬 ;
刘义 ;
屈松生 ;
朱英国 .
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2) :222-226
[6]   几个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线粒体DNA的RFLP分析 [J].
田志宏 ;
郑用琏 ;
孟金陵 .
遗传, 1998, (S1) :24-28
[7]   小麦D2型与K型、V型、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线粒体DNA的RAPD比较分析 [J].
姚鸿 ;
李传友 ;
谢纬武 ;
吴郁文 ;
张炎 ;
王斌 .
植物学报, 1998, (10) :43-48
[8]   温度、热激蛋白与高粱育性的变化 [J].
陈建南 ;
傅鸿仪 ;
路子显 ;
秦环英 ;
曲军 ;
阙强 ;
曹守云 .
遗传学报, 1998, (04) :356-361+387
[9]   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的呼吸途径比较 [J].
张明永 ;
梁承邺 ;
黄毓文 ;
刘鸿先 .
植物生理学报, 1998, (01) :55-58
[10]   玉米多胞质雄性不育系mtDNA的RAPD分析 [J].
汪志纯 ;
王京兆 ;
曾孟潜 ;
王斌 ;
刘雅楠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1997, (04) :4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