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植物Na+吸收、转运及细胞内Na+稳态平衡研究进展

被引:26
作者
张宏飞
王锁民
机构
[1]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关键词
HKT; LCT1; Na+稳态; NSCC; Na+吸收与转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5 [植物生理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盐胁迫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本文对植物Na+吸收的机制和途径、Na+在植物体内的长距离转运以及细胞内Na+稳态平衡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参与植物Na+吸收与转运的蛋白和通道可能包括HKT、LCT1、AKT和NSCC等。其中,HKT是植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一类转运蛋白,能够介导Na+的吸收,其结构中的带电氨基酸残基对于其离子选择性有着非常明显的影响。LCT1是从小麦中发现的一类能够介导低亲和性阳离子吸收的蛋白,然而在典型的土壤Ca2+浓度下LCT1并不能发挥吸收Na+的功能。AKT家族的成员在高盐环境下可能也参与了Na+的吸收。目前虽然还没有克隆到编码NSCC蛋白的基因,但是NSCC作为植物吸收Na+的主要途径的观点已被广泛接受。SOS1和HKT参与了Na+在根部与植株地上部的长距离转运过程,它们在木质部和韧皮部的Na+装载和卸载中发挥重要作用,从而影响植物的抗盐性。另外,由质膜Na+/H+逆向转运蛋白SOS1、蛋白激酶SOS2以及Ca2+结合蛋白SOS3组成的SOS复合体对细胞的Na+稳态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之间的这种调节机制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保守性。SOS复合体与其它位于质膜或液泡膜上的Na+/H+逆向转运蛋白以及H+泵一起调节着细胞的Na+稳态。
引用
收藏
页码:561 / 57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 [1] 液泡膜H+-PPase与植物耐盐性
    包爱科
    张金林
    郭正刚
    王锁民
    [J].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6, (04) : 777 - 783
  • [2] 高亲和K+转运载体(HKT)与植物抗盐性
    邵群
    丁同楼
    韩宁
    王宝山
    [J].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6, (02) : 175 - 181
  • [3] 植物Na+/H+逆向转运蛋白研究进展
    吕慧颖
    李银心
    孔凡江
    杨庆凯
    [J]. 植物学通报, 2003, (03) : 363 - 369
  • [4] Na+/H+逆向转运蛋白和植物耐盐性
    任仲海
    马秀灵
    赵彦修
    张慧
    [J]. 生物工程学报, 2002, (01) : 16 - 19
  • [5] Na+/H+逆向转运蛋白及其与植物耐盐性的关系
    邱念伟
    杨洪兵
    王宝山
    [J].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1, (03) : 260 - 264
  • [6] 中国盐渍土[M]. 科学出版社 , 王遵亲等著, 1993
  • [7] Natural Variants of At HKT1 Enhance Na<sup>+</sup> Accumulation in Two Wild Populations of Arabidopsis[J] . Ana Rus,Ivan Baxter,Balasubramaniam Muthukumar,Jeff Gustin,Brett Lahner,Elena Yakubova,David E Salt.PLOS Genetics . 2006 (12)
  • [8] CNGCs: prime targets of plant cyclic nucleotide signalling?[J] . Ina N. Talke,Damien Blaudez,Frans J.M. Maathuis,Dale Sanders.Trends in Plant Science . 2003 (6)
  • [9] Salinity stress-tolerant and -sensitive rice ( Oryza sativa L.) regulate AKT1-type potassium channel transcripts differently[J] . Dortje Golldack,Francoise Quigley,Christine B. Michalowski,Uma R. Kamasani,Hans J. Bohnert.Plant Molecular Biology . 2003 (1)
  • [10] Expression of the cation transporter McHKT1 in a halophyte
    Su, H
    Balderas, E
    Vera-Estrella, R
    Golldack, D
    Quigley, F
    Zhao, CS
    Pantoja, O
    Bohnert, JH
    [J]. PLANT MOLECULAR BIOLOGY, 2003, 52 (05) : 967 - 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