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表面活性物质在哮喘大鼠气道重塑中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9
作者
欧阳海峰
倪殿涛
吴昌归
机构
[1]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呼吸内科
[2]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呼吸内科 陕西西安
[3] 陕西西安
关键词
肺表面活性剂; 哮喘; 气道重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62.25 [];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研究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surfactant,PS)对哮喘大鼠气道重塑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实验分3组:正常对照组(20只)、哮喘对照组(20只)和PS治疗组(20只),取肺组织与不同刺激因素作用后做组织切片,图像分析方法测定气道壁、气道平滑肌厚度及平滑肌细胞数,并计算平滑肌收缩百分比(PMS);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表皮生长因子(EGF)在各组大鼠小气道中的表达.结果:①PS治疗组的气道重塑程度显著低于哮喘组,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②哮喘组气道平滑肌对腺苷的反应性(以PMS表示)较对照组增加24%,PS治疗组与哮喘组比较,PMS下降15%;哮喘组气道平滑肌对乙酰胆碱的反应性较对照组增加25%,PS治疗组与哮喘组比较,PMS下降16%.③哮喘组EGF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PS治疗组EGF的表达较哮喘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外源性PS可以有效减轻哮喘大鼠气道重塑的程度,这可能与抑制EGF的合成及释放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297 / 129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哮喘气道重建——支气管哮喘研究中所面临的挑战 [J].
戚好文 .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2, (13) :1153-1154
[2]   哮喘豚鼠气道重塑与气道反应性的图像分析 [J].
章晓初 ;
姚婉贞 ;
何其华 ;
陈月 ;
赵鸣武 .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1, (02) :22-24
[3]   哮喘大鼠动物模型的制备 [J].
苗会 ;
薛全福 ;
庄逢源 ;
胡清华 ;
赵静波 .
基础医学与临床, 1998, (01) :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