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平原小麦-玉米农田生态系统服务评价

被引:33
作者
肖玉 [1 ]
谢高地 [1 ]
安凯 [1 ]
刘春兰 [2 ]
陈操操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农田生态系统; 小麦-玉米农田; 生态系统服务; 正效应; 负效应; 华北平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81 [农业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本研究于2006年和2007年在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田间试验基础上,评价了华北平原小麦-玉米农田的初级产品生产、气体调节、土壤有机质累积、水调节和氮素转化等5项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表明,华北平原小麦-玉米农田初级产品量包括籽粒产量5.04~5.71 t·hm-2.a-1(小麦)和6.69~8.24 t·hm-2.a-1(玉米),秸秆量8.58~9.72 t·hm-2.a-1(小麦)和6.97~8.58 t·hm-2.a-1(玉米);农田气体调节包括释放O2 24.99~28.64 t·hm-2.a-1,固定CO2 34.23~39.22 t·hm-2.a-1,排放N2O 0.72~1.13 kg·hm-2.a-1,吸收CH4 3.39~5.70 kg·hm-2.a-1;农田耕层土壤有机质累积量为1.13~2.39 t·hm-2.a-1;水资源消耗量为2 890~3 830 m3.hm-2.a-1;农田土壤氮素几乎都处于亏缺状态,变化范围为-107.73~5.33 kg(N).hm-2.a-1,不施氮肥农田亏缺较多。综合评价发现,小麦-玉米农田提供生态服务的经济价值为5.48~6.25万元·hm-2.a-1,是粮食生产价值的3倍左右。氮肥施用对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产生福利的影响较为复杂,这主要是由于施加氮肥明显增加了氮素转化功能导致的经济损失,而同时可能会增加初级产品生产、气体调节中作物固定CO2和释放O2功能的经济价值。尽管目前有关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研究主要关注生态系统产生的正效应,但仍有必要对农田产生的负效应做出评价,以便客观看待农田生态系统价值,正确认识农田生态系统对人类福利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429 / 43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 [1] 上海市郊稻田生态系统服务综合评价
    肖玉
    谢高地
    [J]. 资源科学, 2009, 31 (01) : 38 - 47
  • [2] 北京市农田生产的负外部效应价值评价
    杨志新
    郑大玮
    冯圣东
    [J]. 中国环境科学, 2007, (01) : 29 - 33
  • [3] 基于农业生态服务价值的农业绿色GDP核算——以安塞县为例
    陈源泉
    高旺盛
    [J]. 生态学报, 2007, (01) : 250 - 259
  • [4] 华北地区小麦—玉米种植制度下硝态氮淋失量研究
    李晓欣
    胡春胜
    张玉铭
    董文旭
    欧阳志云
    [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6, (06) : 7 - 10+28
  • [5] 太行山前平原农田生态系统氮素循环与平衡研究
    张玉铭
    胡春胜
    张佳宝
    李晓欣
    董文旭
    [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6, (01) : 5 - 11
  • [6] 冬小麦夏玉米农田土壤呼吸与碳平衡的研究
    黄斌
    王敬国
    龚元石
    Karl Stahr
    杨倩
    [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6, (01) : 156 - 160
  • [7] 我国粮食生产的生态服务价值研究
    谢高地
    肖玉
    甄霖
    鲁春霞
    [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5, (03) : 10 - 13
  • [8] 乡村景观功能评价
    谢花林
    [J]. 生态学报, 2004, (09) : 1988 - 1993
  • [9] 华北平原典型农业区土壤甲烷通量研究
    齐玉春
    董云社
    章申
    [J]. 农村生态环境, 2002, (03) : 56 - 58+60
  • [10] 太行山前平原农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速率的研究
    陈素英
    胡春胜
    [J]. 生态农业研究, 1997, (02) : 44 -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