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次生代谢物途径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91
作者
王莉
史玲玲
张艳霞
刘玉军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关键词
次生代谢; 代谢频道; 调控机制; 限速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6 [植物生物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1 ;
摘要
植物次生代谢是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由初生代谢派生。萜类、生物碱类、苯丙烷类为植物次生代谢物的主要类型,其代谢途径多以代谢频道形式存在,具有种属、生长发育期等特异性。从植物次生代谢物的分类、代谢途径及代谢调控基因工程等方面展开论述,重点介绍了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途径,以及利用基因工程等技术对植物次生代谢途径进行遗传改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全面认识植物代谢网络、合理定位次生代谢及其关键酶、促进野生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等提供理论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500 / 50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不同光质对长鞭红景天悬浮细胞生长及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影响 [J].
王莉 ;
史玲玲 ;
刘玉军 .
林业科学, 2007, (06) :52-56
[2]   华山松球果挥发性萜类成分研究 [J].
李新岗 ;
马养民 ;
刘拉平 ;
侯慧波 ;
马江平 ;
肖飞 .
西北植物学报, 2005, (10) :2072-2076
[3]   氮素形态对黄檗幼苗三种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J].
李霞 ;
阎秀峰 ;
刘剑锋 .
生态学报, 2005, (09) :2159-2164
[4]   植物萜类合酶研究进展 [J].
杨涛 ;
曾英 .
云南植物研究, 2005, (01) :1-10
[5]   萜类化合物的生理生态功能及经济价值 [J].
付佳 ;
王洋 ;
阎秀峰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3, (06) :59-62
[6]   优系青蒿法呢基焦磷酸合酶基因的克隆和酶学分析 [J].
赵玉军 ;
叶和春 ;
李国风 ;
陈大华 ;
刘彦 .
科学通报, 2003, (02) :162-166
[7]  
植物次生代谢:功能、调控及其基因工程[J]. 何水林,郑金贵,王晓峰,王燕华,许明,李斌莲,林明.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2(05)
[8]   银杏黄酮苷和萜类内酯含量的季节变化 [J].
冷平生 ;
王天华 ;
苏淑钗 ;
蒋湘宁 ;
王沙生 .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1, (03) :15-18
[9]   白桦三萜类物质的抗肿瘤作用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增强效应 [J].
李薇 ;
李岩 ;
金雄杰 .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00, (09) :485-487
[10]   次生萜类生物合成的调控 [J].
许燕华 ;
骆萍 ;
卢山 ;
贾军伟 ;
蔡煜 ;
周向军 ;
林芝萍 ;
陈晓亚 .
中国科学基金, 2000, (04) :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