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研究进展

被引:154
作者
刘中良
宇万太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
土壤团聚体; 土壤有机碳; 碳固定; 物理保护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3.62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增加土壤有机碳有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同时对缓解温室气体增加造成的全球气候变暖等具有重要意义。土壤团聚体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土壤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土壤团聚体和有机碳是不可分割的,前者是后者存在的场所,后者是前者存在的胶结物质。本文在综合各方面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土壤团聚体和有机碳的依存关系,影响团聚体固碳的几大因素,团聚体对有机碳的物理保护机制以及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团聚体内有机碳的研究方法,为以后的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上的支持。
引用
收藏
页码:447 / 45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1]   农田土壤固碳潜力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 [J].
孙文娟 ;
黄耀 ;
张稳 ;
于永强 .
地球科学进展, 2008, (09) :996-1004
[2]   土壤有机碳稳定机制研究进展 [J].
刘满强 ;
胡锋 ;
陈小云 .
生态学报, 2007, (06) :2642-2650
[3]   固碳土壤学的核心科学问题与研究进展 [J].
潘根兴 ;
周萍 ;
李恋卿 ;
张旭辉 .
土壤学报, 2007, (02) :327-337
[4]   我国农田土壤碳库演变研究:全球变化和国家粮食安全 [J].
潘根兴 ;
赵其国 .
地球科学进展, 2005, (04) :384-393
[5]   农田土壤有机碳固定潜力研究进展 [J].
张国盛 ;
黄高宝 .
生态学报, 2005, (02) :351-357
[6]   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及其组成特征的研究 [J].
倪进治 ;
徐建民 ;
谢正苗 ;
王德建 .
土壤学报, 2003, (05) :724-730
[7]   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机制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J].
史奕 ;
陈欣 ;
沈善敏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11) :1491-1494
[8]   不同轮作制度对淮北白浆土团聚体及其有机碳的积累与分布的影响 [J].
张旭辉 ;
李恋卿 ;
潘根兴 .
生态学杂志, 2001, (02) :16-19
[9]   退化红壤植被恢复中表层土壤微团聚体及其有机碳的分布变化 [J].
李恋卿 ;
潘根兴 ;
张旭辉 .
土壤通报, 2000, (05) :193-195+241
[10]   不同耕作制下水稻土有机物质变化及其团聚作用 [J].
李映强 ;
曾觉廷 .
土壤学报, 1991, (04) :404-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