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湖地区中稻优质米形成的适宜抽穗期气候条件分析

被引:3
作者
田小海
黄永平
机构
[1] 湖北省涝渍地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荆州
[2] 荆州农业气象试验站!荆州
关键词
四湖地区; 优质米; 气候条件; 适宜抽穗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62.5 [气候与作物生长];
学科分类号
090101 ;
摘要
采用近几十年来国内外研究优质米形成与气候条件关系得到的主要成果以及四湖地区腹地荆州市 1954~ 1999年共 4 6年来的气象资料 ,以平均温度为主要影响因子 ,以日照时数、气温日较差、降雨量为协同影响因子 ,以一季中稻为主要研究对象 ,以其齐穗后 15~ 2 0天为关键生育期 ,对本地区水稻优质米形成的适宜抽穗期的气候条件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 ,8月 2 5日至 9月初齐穗为四湖地区优质米形成的最佳齐穗期 ,8月 2 2日至 9月 5日齐穗为四湖地区优质米形成的适宜齐穗期 ,8月 10日前与 9月 9日后齐穗不利于四湖地区优质米的形成。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长江中下游农业天气.[M].王炳庭著;.湖北人民出版社.1982,
[2]   水稻籽粒灌浆过程中稻米品质动态变化及温度影响效应 [J].
程方民 ;
张嵩午 .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1999, (04) :7-10
[3]   结实期环境温度对稻米糊化温度的影响 [J].
朱碧岩,吴永常,杨宝平 .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1994, (04) :23-27
[4]   稻米综合品质与结实期气象因子的关系研究 [J].
周德翼,张嵩午,高如嵩,朱碧岩 .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1994, (02) :6-10
[5]   宁夏米质的气候评价 [J].
张嵩午 .
中国农业气象, 1993, (06) :1-4
[6]   中国稻米垩白形成的地域分异规律之初步研究 [J].
贾志宽 ;
高如嵩 ;
张嵩午 ;
朱碧岩 .
中国水稻科学, 1992, (04) :159-164
[7]   湖北稻区农业资源特点和耕作方式新发展 [J].
李世钊 .
资源开发与保护, 1992, (04) :273-275
[8]   籼稻垩白与气温的关系 [J].
王学栋 ;
夏仲炎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1, (04) :133-134
[9]   水稻灌浆期温光因子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J].
李林 ;
沙国栋 ;
陆景淮 .
中国农业气象, 1989, (03) :33-38
[10]   优质米栽培技术体系的研究 [J].
湖南省优质米栽培技术研究协作组 .
湖南农业科学, 1988, (01) :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