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7
作者
伊丽米热·阿布达力木
迪丽努尔·塔力甫
阿布力孜·伊米提
买里克扎提·买合木提
机构
[1] 新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石油天然气精细化工教育部和自治区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可吸入颗粒物; 非线性回归分析; 气象因素; 乌鲁木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利用2008年9月至2010年2月采集的乌鲁木齐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及相应的气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采样期间可吸入颗粒物中PM2.5和PM2.5 10的日均浓度范围分别38.2~468.7μg/m3、20.8~243.1μg/m3,平均值分别为134.2μg/m3,69.2μg/m3;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与温度、能见度、风速呈负相关,与湿度呈正相关;将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与气象数据近似用幂函数形式表达,再将其线性化,用MATLAB软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了乌鲁木齐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预测的多元非线性模型,方程的R2分别为(PM2.5)=0.855 6和(PM2.5 10)=0.846 8,模型计算结果较合理.
引用
收藏
页码:94 / 9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环境化学.[M].戴树桂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  
空气污染气象学原理及应用.[M].李宗恺等著;.气象出版社.1985,
[3]  
空气中PM_(10)浓度的BP神经网络预报研究.[J].曹兰;.污染防治技术.2010, 01
[4]   气象因素对北京市大气颗粒物浓度影响的非参数分析 [J].
李军 ;
李军 ;
李军 ;
孙春宝 ;
刘咸德 ;
董树屏 ;
郭婧 ;
王焱 ;
安欣欣 ;
刘锋 .
环境科学研究, 2009, 22 (06) :663-669
[5]   乌鲁木齐市重污染天气与气象因素变化的影响分析 [J].
黄忠 .
干旱环境监测, 2005, (03) :154-157
[6]   乌鲁木齐市采暖季首要污染物污染特征初探 [J].
徐鸣 ;
徐锋 .
干旱环境监测, 2004, (01) :36-38
[7]   北京地区PM10污染的气象特征 [J].
王淑英 ;
张小玲 .
应用气象学报, 2002, (S1) :177-184
[8]   夏季持续高温天气对北京市大气细粒子(PM)的影响 [J].
宋宇 ;
唐孝炎 ;
张远航 ;
胡敏 ;
方晨 ;
曾立民 ;
王玮 .
环境科学, 2002, (04) :33-36
[9]   影响北京大气污染物变化的地面天气形势分析 [J].
孟燕军 ;
程丛兰 .
气象, 2002, (04) :4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