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感应照相系统在大熊猫以及同域分布的野生动物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43
作者
卢学理
蒋志刚
唐继荣
王学杰
向定乾
张建平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陕西长青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陕西长青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北京龙创太阳能自控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北京,北京,陕西洋县,陕西洋县,北京
关键词
自动感应照相系统; 野生动物; 大熊猫; 濒危物种; 非损伤性调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5-33 [动物学实验(实验动物学)、动物学技术];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鉴于野生大熊猫种群的濒危现状,已经不允许对其生境进行破坏性或干扰其行为活动较多的调查活动。例如,野生大熊猫个体数量稀少、其栖息地地形复杂或植被茂密,野外直接观察和调查野生大熊猫极为困难。自动感应照相系统是一种非损伤性野生动物调查工具,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调查方法的不足,为野生动物的调查和研究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本研究利用自行研究和开发的自动感应照相系统,获得了野生大熊猫及与其同域分布的其它物种的重要生态信息,显示了自动感应照相系统在物种鉴定、区系调查、个体识别、种群监测、性别确定和行为生态学研究等多方面的应用价值[动物学报51(3):495-500,2005]。
引用
收藏
页码:495 / 50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壶瓶山自然保护区华南虎野外调查及栖息地评价 [J].
黄祥云 ;
胡德夫 ;
唐小平 ;
王志臣 ;
刘伟石 .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4, (02) :64-68
[2]   珲春再现东北虎 [J].
李志兴 .
野生动物, 2004, (02) :34-34
[3]   宜黄自然保护区华南虎野生种群调查及栖息地评价 [J].
黄祥云 ;
胡德夫 ;
刘伟石 ;
Jeff Muntifering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3, (04) :54-58
[4]   自动感应照像系统在野生动物调查中的应用 [J].
马世来,里查德·何里来 .
动物学研究, 1996, (04) :360+370-360+370
[5]  
动物行为原理与物种保护方法[M]. 科学出版社 , 蒋志刚主编, 2004
[6]  
大熊猫研究[M].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 胡锦矗著, 2001
[7]  
中国动物地理[M]. 科学出版社 , 张荣祖著, 1999
[8]  
秦岭大熊猫的自然庇护所[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潘文石等著, 1988
[9]  
The transformation of behaviour field studies[J] . Stuart A. Altmann,Jeanne Altmann.Animal Behaviour . 2003 (3)
[10]   Estimation of tiger densities in India using photographic captures and recaptures [J].
Karanth, KU ;
Nichols, JD .
ECOLOGY, 1998, 79 (08) :2852-2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