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稻品种‘Dular’广亲和基因效应的RFLP分析

被引:8
作者
裔传灯
严长杰
梁国华
朱立煌
顾铭洪
机构
[1] 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江苏扬州,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江苏扬州,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江苏扬州,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北京,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江苏扬州
关键词
水稻(Oryza sativa L); 广亲和基因; RFLP标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3 [植物细胞遗传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7 ; 090102 ;
摘要
利用RFLP标记对秋稻品种 Dular的三交(南京11//Dular/2533)的F2群体与籼粳品种的测交F1进行了单株带型鉴定,并对广亲和性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第6染色体上标记RG213连锁的广亲和基因Sn5效应较大;不同位点广亲和基因具有明显的累加效应;位点内的互作导致了粳型配子的部分败育,同时还存在位点间的互作。
引用
收藏
页码:540 / 54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秋稻品种Dular广亲和基因的RFLP分析 [J].
严长杰 ;
梁国华 ;
朱立煌 ;
顾铭洪 .
遗传学报, 2000, (05) :409-417
[2]   水稻品种轮回422的广亲和基因定位研究 [J].
顾兴友 ;
顾铭洪 ;
潘学彪 .
江苏农学院学报 , 1993, (04) :7-14
[3]   应用RFLP标记研究水稻的广亲和基因 [J].
郑康乐 ;
沈波 ;
钱惠荣 ;
王建林 .
中国水稻科学, 1992, (04) :145-150
[4]   水稻广亲和基因在RFLP图谱上的初步定位 [J].
刘蔼民 ;
李和标 ;
张启发 ;
姜晓红 ;
师素云 ;
杨官品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992, (03) :213-219
[5]   水稻亚种间杂种不育性的遗传分析 [J].
申宗坦 ;
徐云碧 .
中国水稻科学, 1992, (03) :105-112
[6]   特异亲和基因及其在杂交水稻育种上利用的设想 [J].
卢永根 ;
张桂权 .
福建稻麦科技, 1992, (01) :1-4
[7]   水稻亚种间的亲和性研究 [J].
徐云碧 ;
王建军 ;
申宗坦 .
中国水稻科学, 1989, (03) :113-118
[8]   水稻广亲和基因的遗传及其利用 [J].
顾铭洪 .
江苏农学院学报, 1988, (02) :19-26
[9]   The high level of wide compatibility of variety 'Dular' has a complex genetic basis [J].
Wang, J ;
Liu, KD ;
Xu, CG ;
Li, XH ;
Zhang, QF .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1998, 97 (03) :407-412
[10]   Molecularmarker diversity and hybrid sterility in indica-japonica rice crosses [J].
Zhang, QF ;
Liu, KD ;
Yang, GP ;
Maroof, MAS ;
Xu, CG ;
Zhou, ZQ .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1997, 95 (1-2) :11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