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9 条
基于974例调查数据的中医兼夹体质分析
被引:41
作者:
姚实林
[1
]
张祖志
[2
]
杨新胜
[3
]
许霞
[4
]
曹健
[1
]
解光艳
[1
]
张倩
[1
]
机构:
[1] 安徽中医学院科技处
[2] 安徽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临床学院解剖学教研室
[3] 安徽中烟工业公司合肥卷烟厂职工医院
[4] 安徽中医学院中医临床学院方剂教研室
来源:
关键词:
中医体质;
分类;
兼夹体质;
流行病学调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2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100501 ;
摘要:
目的:探索中医兼夹体质类型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收集974例被调查者的中医体质临床流行病学资料,根据偏颇体质标准分最大值将样本分为9种体质类型;统计9种体质类型的相关系数矩阵;对每个样本的9种体质类型标准分分别进行分级,采用交叉表法考察每两种体质的兼夹情况;根据9种体质类型标准分的分级结果,将每个样本的体质类型转换为一个9位数的三进制代码,考察3种以上体质的兼夹情况。结果:974例被调查者中,按偏颇体质标准分最大值法,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气郁质、特禀质分别为227、148、218、102、31、81、44、97、26例。平和质标准分与每种偏颇体质标准分呈显著负相关,每两种偏颇体质标准分呈显著正相关。交叉表法显示一种偏颇体质常与另一种偏颇体质相互兼夹,其中气虚质与阳虚质、气虚质与阴虚质、阴虚质与阳虚质相兼的例数排在前3位。974例观察对象的体质类型共形成465种代码,提示465种体质类型,259例为单纯体质,130例"基本是"某种单纯体质,585例为两种或两种以上兼夹体质。结论:交叉表法可反映两种体质的兼夹情况,数字代码法可以反映3种以上体质的兼夹情况。
引用
收藏
页码:508 / 515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