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东亚被子植物区系的历史成分和第三纪源头——基于省沽油科、刺参科和忍冬科植物地理的研究

被引:26
作者
汤彦承
李良千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开放研究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北京,北京
关键词
东亚植物区系; 植物地理; 历史成分; 省沽油科; 刺参科; 忍冬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虽然在历史植物地理学文献中常见的有5种区系成分:地理成分、发生成分、迁移成分、历史成分和生态成分,但由于缺乏古地理、古气候和古植物资料,当前要全面分析一个区系中所有5种成分是不可能的。本文是基于省沽油科、刺参科和忍冬科植物研究的结果,企图分析东亚植物区系的历史成分,从一个侧面看到它的演变过程。除去本地产生的鬼吹箫属和六道木属之外,凡以上3科在东亚有分布的属,按其历史成分,可归为3类:北方第三纪成分——忍冬属、猬实属、锦带花属和莛子藨属;提特斯第三纪成分——刺参属、刺续断属、蓟叶参属、野鸦椿属、毛核术属、糯米条属、北极花属、双盾木属和七子花属;北热带成分——山香圆属、省沽油属和瘿椒树属。本文所指北方第三纪植物群和提特斯第三纪植物群是采用Takhtajan的概念,而北热带植物群是采用Wolfe的概念。这3种成分意味着东亚被子植物区系在演变过程中有3个第三纪源头。本文作者还认为中新世在东亚植物区系中似可作为区分被子植物“新特有属”和“古特有属”的一个分界期。大凡起源于中新世以前的属可视为“古特有属”,起源于中新世及其后的可归为“新特有属”。这个假设是基于下列理由:(1)东亚植物区系的主体部分形成于早中新世;(2)在中新世,植物长距离的传播基本停止,现在植物
引用
收藏
页码:453 / 478
页数:26
相关论文
共 24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