帽儿山次生林类型的形成及经营意见

被引:10
作者
陈大柯
郑焕能
周晓峰
詹鸿振
祝宁
鞠永贵
机构
关键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东北过去是个林海。解放前,仅仅五十多年的时间内,就使得曾复盖自海岸至松花江沿岸的广大地区的原始森林,遭到严重破坏,一变而为现在的次生林。 帽几山的森林属长白山支脈张广才岭的一部分。地形由中、低山逐渐转入丘陵。由帽几山往北,越过黑龙宫以北的大青山主峯(海拔1020米),即为松花江所阻隔与小兴安岭分开,往西南逐渐过渡到东北大平原,东西以张广才岭主峯为屏障。从植物成份上,属于满洲区系的长白山亚区,为东北东部山地针阔混交林省的一部份。长白山的一些特有种到此即不再北进。从垂直带来看,帽几山森林均位于阔叶红松林带内,但现在已形成次生林。不其演变的历史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时期: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69
页数:2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东北天然林的类型划分问题 [J].
陈大珂 ;
郑焕能 .
东北林学院学报, 1963, (00) :15-29
[2]  
植物群落的研究.[M].(英)欧斯汀(H.J.Oosting)著;吴中伦译;.科学出版社.1962,
[3]  
苏联的草原.[M].(苏)拉甫林科(Е.М.)著;祝廷成;张伸译;.科学出版社.1959,
[4]  
中国的东北.[M].[苏]莫柴也夫;Э·М· 著;沈玉昌等 译.科学出版社.1959,
[5]  
热带雨林.[M].(英)理查斯P.W.著;张宏达等译;.科学出版社.1959,
[6]  
植物群落的分类原则与实验植物群落学文集.[M].(苏)亚历山德洛娃(В.Д.Александрова)等著;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生态学地植物学组译;.科学出版社.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