簇毛麦染色体组特异性RAPD标记的筛选、定位和应用

被引:8
作者
刘守斌
唐朝晖
尤明山
李保云
毛善锋
宋建民
刘广田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作物学院植物遗传育种系,中国农业大学作物学院植物遗传育种系,中国农业大学作物学院植物遗传育种系,中国农业大学作物学院植物遗传育种系,中国农业大学作物学院植物遗传育种系,中国农业大学作物学院植物遗传育种系,中国农业大学作物学院植物遗传育种系北京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簇毛麦; RAPD; 染色体组特异片段;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普通小麦中国春、中国春 簇毛麦二体附加系以及不同来源的簇毛麦为材料 ,用 10 0个 10碱基随机引物进行RAPD扩增。引物OPF0 2能在不同来源的簇毛麦及所有中国春 簇毛麦二体附加系中扩增出一条长约 75 0bp的片段OPF0 2 750 。普通小麦和硬粒小麦不能扩增出该片段。因此 ,OPF0 2 750 为分布于簇毛麦所有染色体上的一个簇毛麦染色体组特异片段。用引物OPF0 2对普通小麦 簇毛麦双二倍体、硬粒小麦 簇毛麦双二倍体以及几个普通小麦的簇毛麦二体代换系、二体附加系进行检测 ,发现NAU30 2已经丢失了其所附加的簇毛麦 3V染色体
引用
收藏
页码:453 / 45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大麦6H染色体特异性标记的筛选和鉴定 [J].
黄朝峰 ;
张文俊 ;
余波澜 ;
周文娟 ;
李鸣 ;
李安生 .
遗传学报, 2000, (08) :713-718+755
[2]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21的分子鉴定和标记辅助选择 [J].
刘志勇 ;
孙其信 ;
李洪杰 ;
倪中福 ;
杨作民 ;
唐伯让 ;
杨爱东 ;
贾旭 .
遗传学报, 1999, (06) :673-682+743
[3]   长穗偃麦草(Agropyron elongatum,2n=14)与普通小麦间的多态性及E组染色体的特异RAPD标记 [J].
刘树兵 ;
贾继增 ;
王洪刚 ;
孔令让 ;
周荣华 .
作物学报, 1998, (06) :687-690
[4]   E和St基因组特异RAPD片段在部分小麦族植物中的分布 [J].
张学勇 ;
董玉琛 ;
李培 .
遗传学报, 1998, (02) :38-48
[5]   用基因组原位杂交与RFLP标记鉴定小麦-簇毛麦抗白粉病代换系 [J].
马渐新 ;
周荣华 ;
贾继增 .
遗传学报, 1997, (05) :447-452+486
[6]   抗白粉病普通小麦-簇毛麦新种质的遗传学及生化鉴定 [J].
尚立民 ;
陈孝 ;
肖世和 ;
徐惠君 ;
施爱农 .
作物学报, 1997, (02) :159-164+257
[7]   用Langdon二体代换系统建立小麦染色体RAPD标记 [J].
陈建莉,薛秀庄 .
遗传学报, 1996, (01) :32-39+89
[8]   簇毛麦染色体的改良C-分带 [J].
董凤高 ;
陈佩度 ;
刘大钧 .
遗传学报, 1991, (06) :525-528+581
[9]   小麦与簇毛麦杂种后代抗白粉病株系的细胞遗传学分析 [J].
裴广铮 ;
陈佩度 ;
刘大钧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86, (01) :1-9
[10]  
Isola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 species-specific repeated sequence from Haynaldia villosa[J] . W. L. Li,P. D. Chen,L. L. Qi,D. J. Liu.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1995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