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煤矿区地质灾害与防控措施研究

被引:6
作者
石长金 [1 ]
刘建新 [1 ]
荆卉 [2 ]
机构
[1] 黑龙江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
[2] 黑龙江省地质勘察院
关键词
煤矿区; 地质灾害; 塌陷; 预防控制; 土地复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94 [灾害地质学];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3 ;
摘要
黑龙江少省是国家煤炭生产大省之一,累计原煤产量居全国第四位,煤炭资源开采造成煤矿及其周边地区土地塌陷面积达507.89 km2。介绍了黑龙江四大煤矿区因煤炭开采引发的地质灾害问题,探讨了煤矿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形成机制和灾害的发展趋势;分析了地质灾害对矿区基础设施破坏、土地资源侵占、资源环境污染,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发展的危害;以科学发展观作指导,结合当地地质灾害防治实践,总结推出了加强地质灾害执法监管、新建矿灾害预防控制、塌陷区的土地复垦、煤矸石的资源化循环利用、矸石山的生物复垦和煤矿遗址的生态复垦旅游开发等措施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煤矸石山复垦的恢复生态学研究 [J].
杨主泉 ;
胡振琪 ;
王金叶 ;
陈胜华 .
中国水土保持, 2007, (06) :35-36+41
[2]   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土地复垦 [J].
唐春 ;
李波 .
中国水土保持, 2007, (02) :25-27
[3]   鸡西矿区地面塌陷的研究 [J].
单广杰 ;
尹喜霖 ;
王勇 .
黑龙江水专学报, 2005, (01) :71-73
[5]   采煤塌陷与矿区可持续发展初探 [J].
笪建原 ;
阎振斌 .
中国土地科学, 1999, (02) :17-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