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缓适用实质条件之理论构建——宽恕理论之提倡

被引:4
作者
任志中 [1 ]
周蔚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法学院
[2] 南京审计学院法学院
关键词
死缓适用; 宽恕理论; 社会危害性; 量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13 [刑罚的运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司法实践表明,目前我国死缓适用实质条件的理论学说并不能为死缓适用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应在借鉴心理学中"宽恕理论"的基础上建构死缓适用实质条件的新理论。死缓适用的实质条件是:(1)罪恶深重尚未达到令人无法容忍的程度,即罪行的社会危害性刚刚达到或不过分地超过罪行极其严重的下限标准;(2)犯罪人有认罪、悔罪或者其他值得宽恕的情节,即罪犯的主观恶性、人身危险性不大。上述条件同时具备时,才能对罪该处死刑者适用死缓。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 [1] 中国死缓制度的理论与实践.[M].张正新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 [2] 刑法的根基与哲学.[M].(日)西原春夫著;顾肖荣等译;.法律出版社.2004,
  • [3] 德里达中国讲演录.[M].[(法)德里达(JacquesDerrida)讲演];杜小真;张宁主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 [4] 塔木德四讲.[M].(法)埃马纽埃尔·勒维纳斯(EmmanuelLevinas)著;关宝艳译;.商务印书馆.2002,
  • [5] 死刑限制论.[M].钊作俊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 [6] 死刑通论.[M].胡云腾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1995,
  • [7] 刑种通论.[M].陈兴良主编;王晨等撰稿;.人民法院出版社.1993,
  • [8] 死刑适用问题研究.[D].任志中.吉林大学.2006, 10
  • [9] ‘Propensity to Forgive in Adolescents; Young Adults; Older Adults; and Elderly People’..Girard;M.;Mullet;E;.Journal of Adult Development.1997,
  • [10] 宽恕的心理学研究
    罗春明
    黄希庭
    [J]. 心理科学进展, 2004, (06) : 908 - 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