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和治疗

被引:48
作者
谢萍
周新喜
张琴
机构
[1] 复旦大学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肝病科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病机; 治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75.5 [肝代谢障碍];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为进一步认识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发病机制,寻求NAFLD临床最佳疗效依据,本文作者对近年来NAFLD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行了归纳和分析整理,发现NAFLD与诸多因素有关,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产生,在两次打击中,以胰岛素抵抗为基础,ROS为中心环节,并在一系列相关因素如瘦素抵抗、caspase-3、Fas及其配体、外周血自然杀伤T细胞、环氧合酶2、代谢性核受体、肝细胞铁沉积、铁蛋白、结合珠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4、肠道菌群失调、线粒体功能失调以及内质网压力的作用下,共同促进了NAFLD的进展。针对发病机制,临床治疗除常规改善胰岛素抵抗,抗氧化,改善脂质代谢外,还可采用核代谢配体或激活剂、铁螯合剂以及中医辨证论治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201 / 20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43 条
[1]   Sirt1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J].
王军 ;
陈东风 .
重庆医学, 2009, 38 (04) :425-426
[2]  
内质网分子伴侣糖调节蛋白94在非酒精性脂肪肝中的表达及意义.[J].俞泽元;高鹏;申力;黄海云;但杰;.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8, 31
[3]   针刺配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脂肪肝疗效观察 [J].
周丽 ;
林桂权 ;
庞崇祥 ;
庞燕 .
河北中医, 2008, (09) :961-963
[4]   脂肪肝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J].
陈玮 ;
吴宽裕 .
中医药通报, 2008, (04) :64-66+57
[5]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J].
裴强 ;
王晓素 ;
王宪波 .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08, (04) :304-306
[6]   铁超负荷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J].
李琪 ;
王晓峰 ;
马向华 .
医学综述, 2008, (13) :1932-1934
[7]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胶丸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治疗作用.[J].陈榕;郭清;朱文静;谢青;王晖;蔡伟;.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8, 18
[8]   隔药饼灸联合药物治疗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81例 [J].
明玉华 .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08, (03) :172-173
[9]   胰岛素抵抗、瘦素在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中的作用附视频 [J].
潘爱群 .
中国医药导刊, 2008, (03) :400-401
[10]   代谢性核受体: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治疗的新靶点 [J].
马雄 .
国际消化病杂志, 2008, (02) :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