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

被引:22
作者
张文斌
蒋红丽
周维
钟云青
杨红梅
付娟娟
毛兵
机构
[1]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西医结合科
关键词
中药;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随机对照试验;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72 [中医儿科];
学科分类号
100510 ;
摘要
目的:评价新近开发的抗感冒中药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中药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按Jadad计分表评价其质量,对纳入的试验作系统评价,同时按中医感冒病的辨证分型进行分层分析。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13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药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显效率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为1.10,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05,1.16],两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2)。降温起效时间加权均数差(weighted mean difference,WMD)为-1.70,95%CI[-2.76,-0.65],两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体温解热时间WMD为-1.32,95%CI[-3.14,0.49],两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亚组分型显示,风热感冒中药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显效率RR为1.11,95%CI[1.05,1.19],两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7);风寒感冒中药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显效率RR为1.07,95%CI[0.99,1.16],两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未报道与中药临床应用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近几年来新开发的抗感冒中药较既往抗感冒中药能够明显提高降温起效时间,更好地改善患者的全身症状,具有起效快、疗效好的特点,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由于所纳入的文献无一篇使用安慰剂,尚需开展使用安慰剂对照的高质量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706 / 71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九味羌活软胶囊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感冒风寒挟湿证)的临床观察.[D].左明晏.湖北中医学院.2008, 10
[2]  
银马抗病毒颗粒治疗感冒(风热证)的临床观察.[D].郭光辉.湖北中医学院.2008, 10
[3]  
用循证医学方法评价双黄连分散片治疗感冒风热证的临床疗效.[D].柯佳.湖北中医学院.2007, 02
[4]  
大青龙颗粒治疗感冒(表寒里热证)的临床研究.[D].黄瑞东.湖北中医学院.2005, 04
[5]  
葛根汤治疗感冒(风寒证)的临床研究.[D].吕婕宁.湖北中医学院.2005, 04
[6]  
双金连口服液治疗感冒(风热证)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多中心Ⅱ期临床研究.[D].李晶.山西医科大学.2004, 04
[7]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郑筱萸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8]   穿心莲内酯滴丸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外感风热证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J].
常静 ;
张瑞明 ;
张颖 ;
陈志斌 ;
张宗铭 ;
徐强 ;
杨玉萍 ;
龙有余 ;
刘良丽 ;
蔡鸿彦 ;
高洁 ;
吕楠 ;
毛兵 ;
王蕾 ;
李廷谦 .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2008, 6 (12) :1238-1245
[9]   中医药随机对照试验中安慰剂应用科学性与伦理性评价 [J].
付娟娟 ;
王刚 ;
毛兵 .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08, (09) :781-785
[10]   忍冬感冒颗粒治疗风热感冒证72例临床观察 [J].
李明珠 ;
吉海旺 ;
雷鹏 ;
冯伟 ;
曹小菊 ;
罗强 ;
王辉轩 .
现代中医药, 2008, (04) :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