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生物技术向小麦导入黄矮病抗性的研究

被引:74
作者
辛志勇
徐惠君
陈孝
林志珊
周广和
钱幼亭
成卓敏
P.J.Larkin
P.Banks
R.Appels
B.Clarke
R.I.S.Brettell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2]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3] 澳大利亚联邦科工组织种植业研究所
[4] 澳大利亚联邦科工组织种植业研究所 北京
[5] 北京
关键词
小麦黄矮病; 大麦黄矮病毒; 中间偃麦草; 易位系; 互补DNA分子探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小麦黄矮病是我国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迄今在普通小麦中还未发现抗性材料.经酶联免疫吸附分析,发现在小麦族中有13个种具不同程度抗性.中间偃麦草、小麦-中间偃麦草的八倍体衍生物无芒中4和TAF46及由TAF46育成的小麦附加系L1均高抗黄矮病.以L1为抗源,采用CSph突变体和组织培养诱导分别育成了抗病的易位系119880和119899.资料表明其抗性由一个显性基因所控制.筛选出pEleAcc3和pPJN8(E1-T1)两个互补DNA分子探针,可探测出在普通小麦遗传背景中的中间偃麦草DNA,在Southern杂交中,中间偃麦草及其衍生物的DNA清晰显示出小麦DNA所缺乏的一条特异带,通过比较其相对深浅程度可判断易位系所获的外源染色体片断的大小,作为黄矮病抗性的选择标志.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42
页数:7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