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向的逻辑与垂直的逻辑——从中西语言的差异追溯两种不同的思想制度

被引:2
作者
尚杰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关键词
中西语言; 系词; 横向的逻辑; 垂直的逻辑; 思想制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H0-05 [语言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汉语与西方文字的差异,即象形文字或表意文字与拼音文字的差异,这种差异的根子,在于由对待判断系词"是"而导致的两种不同的思想制度。透过西方文字的"be-ing",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的"本体"和附属于本体的属性或形式的学说。本体与属性的划分,即"所言"与"言"的划分,这种思维模式标志着一种"垂直的逻辑";汉语中的"是"从传统使用中就没有严格的形式逻辑意义上的系词效果,而是一种横向的类比思维,也就是把不一样的事物,说成是一样的。在传统上称之为"兴",即所谓"象征"。在效果上,汉语思维传统属于一种"横向的逻辑"思维传统,它模糊了西方意义上的学科界限。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6
页数:5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