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土壤固碳作用对温室气体减排的影响

被引:23
作者
王树涛 [1 ]
门明新 [1 ]
刘微 [2 ]
许皞 [1 ]
机构
[1] 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环境工程系
关键词
有机碳; 土壤; CO2; 碳固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和平流层臭氧空洞已成为当前人们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土壤碳库作为地表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碳库之一,是甲烷、二氧化碳、一氧化二氮等温室气体的重要释放源,也是重要的吸收汇。因此,寻找农田土壤系统碳管理的有效方法已经成为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科学问题。西方发达国家已将固碳农业作为环境管理的重要导向,应用颗粒分组13CNMR或CPMAS-NMR技术对土壤碳固定的机制研究指出微团聚体与矿物-粘粒复合体的相互作用是土壤有机碳稳定存在的主要方式,揭示了土壤有机碳的腐殖质转化及其与土壤矿物、金属氧化物结合的微观水平,且从土壤物理结构、化学组成和生物学特性等多学科交叉研究土壤有机碳的固定机理及其稳定机制。长期传统的土地利用方式和管理措施所导致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密度及垂直分布的变化是造成土壤碳库损失的主要原因,为了增加农业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的含量,土地利用方式和农业管理措施应该从增加有机碳输入量和减少有机碳矿化两方面着手,加强对农业土壤固碳潜力和土壤碳库稳定性影响因素的多角度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1775 / 178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1]   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型研究概述 [J].
毛留喜 ;
孙艳玲 ;
延晓冬 .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11) :2189-2195
[2]   长期不同施肥对太湖地区黄泥土总有机碳及颗粒态有机碳含量及深度分布的影响 [J].
周萍 ;
张旭辉 ;
潘根兴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6, (06) :765-771
[3]   根际沉积及其在植物-土壤碳循环中的作用 [J].
王振宇 ;
吕金印 ;
李凤民 ;
徐炳成 .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10) :1963-1968
[4]   培养条件下CO2对施入玉米秸秆后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J].
关松 ;
窦森 ;
王玉珍 .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6, (03) :296-302
[5]   不同耕作措施对旱地土壤有机碳转化的影响 [J].
逄蕾 ;
黄高宝 .
水土保持学报, 2006, (03) :110-113
[6]   长期施用有机肥对水稻土CO2释放与固定的影响 [J].
陈义 ;
吴春艳 ;
水建国 ;
王家玉 .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12) :2468-2473
[7]   土壤碳现状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 [J].
张君 ;
宫渊波 ;
王巧红 .
四川林业科技, 2005, (05) :59-64
[8]   长期施肥对土壤碳储量和作物固定碳的影响 [J].
孟磊 ;
蔡祖聪 ;
丁维新 .
土壤学报, 2005, (05) :67-74
[9]   CO浓度升高对水稻生物量及C、N吸收分配的影响 [J].
马红亮 ;
朱建国 ;
谢祖彬 ;
曾青 ;
刘钢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5, (03) :38-41
[10]   开放式空气二氧化碳浓度增高(FACE)对稻麦轮作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J].
李杨 ;
徐国强 ;
黄国宏 ;
史奕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10) :1847-1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