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海坛海峡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现状,我们于2005年10月、2006年4月在位于台湾海峡北端的海坛海峡设置6条断面,依据《海洋监测规范第7部分:近海污染生态调查和生物监测》(GB17378.7-1998),进行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采样。共采获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228种,其中多毛类77种、软体动物75种、甲壳动物52种、棘皮动物7种、鱼类5种、其它类群动物12种。年平均生物量(湿重)为12.14g/m2,年平均密度为571.5ind./m2。在数量组成中,软体动物占优势(314.2ind./m2,5.38g/m2),其次是多毛类(204.7ind./m2,3.35g/m2)。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3.419,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3.271,Pielou均匀度指数0.780,群落特征表明海坛海峡潮间带生态环境属正常状况。年平均去灰干重2.19g(AFDW)/m2,依据Brey(1990)的公式计算,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3.72g(AFDW)/(m2.a),年平均P/B值为1.74a-1,表明海坛海峡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中,个体小、生命周期短、繁殖力高、栖息密度大的种类对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的贡献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