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流动机制:变迁与问题

被引:12
作者
龚维斌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学系届毕业博士生国家行政学院副教授
关键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63 [阶级、阶层];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4 ;
摘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流动机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由原来主要通过国家政策性安排转向通过市场竞争来实现社会流动。人们在社会流动过程中自致性因素的作用增多.先赋性因素的作用减弱。从合理的社会流动的角度看,我国社会流动仍然存在诸多问题。经济发展提供的职业岗位相对不足,造成相当一部分人实现社会流动的愿望难以实现;一些人在改革中向下社会流动;制度安排带来的先赋性以及类似先赋性因素对社会流动的作用仍然很强;非制度性因素独特地影响着人们的社会流动。这些问题一方面体现出社会流动机制向市场化迈进的过渡性和阶段性,另一方面又表现出很强的“中国特色”社会转型的结构性和文化性。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69+142 +142-14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分层结构.[M].李强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2]  
中国城镇社会流动.[M].李春玲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