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国在后京都时代的气候政策走向

被引:4
作者
王文军 [1 ,2 ]
潘家华 [3 ]
机构
[1] 重庆三峡学院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2]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人口系
[3]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
关键词
温室气体; 节能减排; 内外政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01 [环境保护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人类不恰当的经济活动是导致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异常的主要原因,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如何应对全球变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面临经济发展与温室气体减排的双重任务。在现有的生产模式下,经济增长必然带来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即便采取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但是由于存在技术锁定效应,未来一段时间里,我国的温室气体排放将进一步增加。按照《巴厘路线图》安排,2009年底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第十五次缔约方会议应该形成《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协议,但是大会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果。中国是世界温室气体第一排放大国,减排的压力很大。如何通过内外政策争取更多发展空间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6
页数:6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