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针抗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炎症损伤的作用机制

被引:24
作者
张红星
王琼
周利
刘灵光
杨璇
杨敏
刘银妮
李璇
机构
[1] 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
关键词
头针疗法;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环氧化酶-2; NF-κB; 转化生长因子β1; 大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45 [针灸学、针灸疗法];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目的:探讨头针治疗脑缺血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再灌注模型。60只MCAO再灌注模型大鼠分为模型组和头针组,再根据缺血再灌注时间(24、48、72h)的不同,将模型组和头针组各随机分为3个亚组。另选10只大鼠行假手术作为假手术组。采用头针治疗,接穴位神经刺激仪,疏密波,频率2Hz/100Hz,强度2mA,每次30min,每天1次。应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NSS)、苏木精和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HE)染色、聚合酶链反应及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观察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头针治疗对模型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缺血脑组织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B,NF-κB)、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1,TGF-β1)mRNA及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头针组各时相的NSS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以脑缺血再灌注72h后较明显。HE染色提示,头针组各时相脑组织白细胞浸润较模型组减轻,以脑缺血再灌注72h后最为明显。头针治疗组COX-2和NF-κB含量在24、48、72h均低于模型组(P<0.01,P<0.05),而头针治疗组TGF-β1含量在24、48、72h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头针有利于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可减轻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的损害,并在一定范围内降低损伤脑组织中COX-2和NF-κB的表达,增强TGF-β1的表达,从而减缓免疫炎症反应,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引用
收藏
页码:769 / 77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头针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炎症反应的影响 [J].
张红星 ;
刘灵光 ;
周利 ;
黄浩 ;
李璇 ;
杨敏 .
中西医结合学报, 2007, (06) :686-691
[2]   浅析《头针穴名国际标准化方案》的科学性 [J].
闵友江 ;
姚海华 ;
邵水金 ;
何兴伟 ;
王海生 ;
严振国 ;
魏稼 .
中国针灸 , 2007, (08) :612-616
[3]   头针对急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 [J].
张家良 ;
张小燕 .
中国康复 , 2007, (02) :121-121
[4]   头针治疗中风200例临床观察 [J].
王萍 .
针灸临床杂志, 2006, (12) :54-55
[5]   NF-κB和IL-6在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中的表达 [J].
张冬梅 ;
刘举祥 ;
陈红兵 ;
郭云良 .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5, (11) :80-82
[6]   转化生长因子β1与脑缺血 [J].
万赛英 ;
顾卫 ;
谭锋 .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2005, (08) :34-38
[7]   NF-κB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双重作用 [J].
梁庆成 ;
梁松岚 ;
陈立杰 .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2005, (01) :98-100
[8]   COX-2在脑缺血再灌注后的表达 [J].
姚小梅 ;
王纪佐 ;
朱学良 ;
邸红军 .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04, (03) :167-169+184
[9]   头针治疗中风及对血浆内皮素含量的影响 [J].
张红星 ;
张唐法 .
中国针灸, 2002, (12) :39-40
[10]   实验性脑缺血再灌注中TGF-β1免疫组化及分子生物学研究 [J].
包晓群 ;
徐忠信 ;
李巍 ;
饶明俐 ;
葛鹏 .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1, (02) :13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