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宪政的价值基础

被引:13
作者
白钢
林广华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学系
关键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035 [国家行政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宪政的价值基础:宗教、幽暗意识、自然法和契约论。宪政自始至终是一种“设防”的学说,宪政论根植于西方基督教的信仲体系及其表述世俗秩序意识的政治思想中。幽暗意识认为人不是“天使”,人类具有与生俱来的罪恶性和堕落性,因此,权力必须受到制约。作为人类理性的体现的“自然法”,并非实证意义上的法律,它指全人类所共同维护的一整套权利或正义,它高于一切“实在法”,是人们评价“实在法”的价值准则和参照系。契约论认为自主、平等与和谐的生活是合乎人性的自然的生活,人类建立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目的,正是在于保障人类的这种和谐的生活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6+110 +110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 [1] 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M].张文显著;.法律出版社.1996,
  • [2] 西方法学史.[M].何勤华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 [3] 亚洲立宪主义研究.[M].韩大元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6,
  • [4] 当代基督新教.[M].于可主编;.东方出版社.1993,
  • [5] 基督教哲学.[M].尹大贻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 [6] 欧洲文明.[M].(法)戴尔马(Delmas;C.)著;郑鹿年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 [7] 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M].(美)博登海默(Bodenheimer;E.)著;邓正来;姬敬武译;.华夏出版社.1987,
  • [8] 契约论研究.[M].蔡拓著;.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
  • [9] 西方法律思想史资料选编.[M].法学教材编辑部《西方法律思想史编写组》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 [10] 潘恩选集.[M].(英) 潘恩; 著.商务印书馆.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