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患儿凝血状态的变化

被引:20
作者
付红敏
倪俊学
李平
马燕
皇甫春荣
机构
[1]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儿科
关键词
紫癜,过敏性; D-二聚体; 凝血紊乱; 血管内皮细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25.5 [小儿血液及淋巴系疾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探讨过敏性紫癜 (HSP)患儿凝血状态的改变 ,了解其在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HSP患儿分别于急性期和恢复期采血测定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VWF)、D二聚体 (D D)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 ,同时测定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凝血酶原时间 (PT)。结果 HSP患儿VWF、D D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均 <0 .0 5 ) ,但仅 3例APTT、PT缩短。结论 HSP可出现凝血功能紊乱 ,病情严重时凝血紊乱程度也更严重 ,而APTT、TT不是反映凝血功能的早期、灵敏指标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48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D-D二聚体变化的意义 [J].
张东辉 ;
李志英 ;
贺立山 ;
潘静夫 ;
李敬东 .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3, (08) :665-666
[2]   D-二聚体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J].
周永列 .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1996, (01) :4-6
[3]   过敏性紫癜的临床与免疫 [J].
赵媛英 .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1999, (04) :213-214
[4]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吴瑞萍等主编, 1996
[5]  
Laboratory signs of activated coagulation are common in Henoch-Sch?nlein purpura[J] . K. Brendel-Müller,A. Hahn,R. Schneppenheim,R. Santer.Pediatric Nephrology . 200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