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秋至2010年春西南地区干旱事件水汽特征模拟

被引:4
作者
王举 [1 ]
刘绪臣 [2 ]
毛志春 [3 ]
机构
[1]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海洋学院
[2] 解放军部队
[3] 兰州军区气象水文中心
关键词
西南地区; 干旱; 第3代气候模式; 模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 [水汽、凝结和降水];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为研究我国西南地区干旱事件水汽特征,利用区域气候模式RegCM3对2009年9月至2010年3月发生在中国西南地区的气象干旱灾害进行了模拟,通过与GPCP和NCEP历史资料的对比,研究分析了干旱时段的水汽特征。研究表明:西南地区2009年秋季至2010年春季的降水量偏小,蒸发量偏大,大气水汽含量较常年偏少,呈现出明显的干旱特征。而2009年12月之前水汽经向输入偏少、2010年1月以后纬向水汽输出偏多,可能是导致此次干旱发生的直接原因。此外,干旱期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控制着西南地区,上升速度较常年偏小,两者对干旱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12 / 11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夏季青藏高原东南部水汽收支气候特征及其影响 [J].
施小英 ;
施晓晖 .
应用气象学报 , 2008, (01) :41-46
[2]   RegCM3模式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模拟试验 [J].
刘晓东 ;
江志红 ;
罗树如 ;
张雪梅 ;
李爱华 ;
程智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5, (03) :351-359
[3]   长江流域1961-2000年蒸发量变化趋势研究 [J].
王艳君 ;
姜彤 ;
许崇育 ;
施雅风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5, (03) :99-105
[4]   长江流域水汽收支与高原水汽输送分量“转换”特征 [J].
苗秋菊 ;
徐祥德 ;
张胜军 .
气象学报, 2005, (01) :93-99
[5]   我国西北地区干湿转换时间的研究 [J].
张明阳 ;
林振山 ;
刘会玉 .
气象科学, 2004, (01) :45-54
[6]   1991年江淮暴雨时期的能量和水汽循环研究 [J].
胡国权 ;
丁一汇 .
气象学报, 2003, (02) :146-163
[7]  
干旱气象学.[M].张书余; 著.气象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