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流速下红鳍银鲫趋流行为与耗氧率的变化

被引:39
作者
宋波澜 [1 ]
林小涛 [1 ]
王伟军 [1 ]
李国文 [2 ]
机构
[1] 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所,水体富营养化和赤潮防治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
[2] 广州白云区嘉禾水产科学研究所
基金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关键词
红鳍银鲫; 耗氧率; 趋流率; 摆尾频率; 流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17.4 [水产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28℃水温下,使用特制的鱼类游泳行为和活动代谢同步测定装置对红鳍银鲫(Barbodes schwanenfeldi)幼鱼在0m/s、0.1m/s、0.3m/s、0.5m/s4种流速条件下的趋流行为和耗氧率进行了同步测定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红鳍银鲫在静水下的游泳活动表现出随机而无特定的方向性,当流速达到0.3m/s以上时则呈现很强的趋流性。和静水对照组相比,三个流速实验组在各个时间段的趋流率、摆尾频率和耗氧率均显著上升,其中多数时间段以0.3m/s流速组最大,0.5m/s流速组次之。低流速组(0,0.1m/s)三个指标在90min内随时间变化不显著,而高流速组(0.3,0.5m/s)随时间变化明显。红鳍银鲫在90min各个时间段摆尾频率(Tail beat frequency)与趋流率(Rheotaxis frequency)均呈显著的线性相关,其回归关系式为:RF=a+bTBF,a值在41.13-55.02、b值在8.07-11.42、R在0.69-0.95之间;摆尾频率和耗氧率(Oxygen consumptionrate)同样呈显著的线性相关,其回归关系式为:OCR=a+bTBF,a值在77.38-137.42,b值在10.85-59.36,R在0.87-0.96之间。0.3m/s流速下红鳍银鲫趋流率、摆尾频率和耗氧率24h的变化规律为:实验开始时三个指标均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大,在3h达到最大值,然后开始下降并长时间维持在一定水平上,其中耗氧率在最初3h的增幅显著大于趋流率和摆尾频率,而随后回落的幅度却小于前两者。在较高流速下,红鳍银鲫幼鱼不能长期保持趋流状态和维持较高的代谢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686 / 69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瓦氏黄颡鱼与黄颡鱼的耗氧率及窒息点 [J].
万松良 ;
葛雷 ;
张扬 ;
刘能玉 .
动物学杂志, 2005, (06) :91-95
[2]   黑鲪幼鱼趋流性的初步研究 [J].
张硕 ;
陈勇 .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2005, (03) :3282-3287
[3]   红鳍银鲫的人工繁殖技术 [J].
李国文 ;
林碧海 ;
谢刚 ;
彭锦询 ;
黎惠真 ;
钟焕高 .
淡水渔业, 2005, (02) :55-56
[4]   草鱼代谢能的研究 [J].
周洪琪 ;
潘兆龙 ;
李世钦 ;
覃志彪 .
水产学报, 1998, (01) :29-33
[5]   日粮水平对鲇鱼日总代谢、特殊动力作用和活动代谢的影响 [J].
杨振才,谢小军,孙儒泳 .
水生生物学报 , 1996, (04) :333-339
[6]   俄国鱼类行为与感觉研究(Ⅰ)附视频 [J].
何大仁 .
台湾海峡, 1996, (02) :191-199
[7]   鲇鱼的静止代谢率及其与体重、温度和性别的关系 [J].
杨振才,谢小军,孙儒泳 .
水生生物学报, 1995, (04) :368-373
[8]   鱼类生物能量学的理论与方法 [J].
崔奕波 .
水生生物学报, 1989, (04) :369-383
[9]  
E. C. Enders,D. Boisclair,P. Boily,P. Magnan.Effect of body mass and water temperature on the standard metabolic rate of juvenile yellow perch, <Emphasis Type="Italic">Perca flavescens (Mitchill)[J].Environmental Biology of Fishes,2006
[10]  
C. G. Lee,R. H. Devlin,A. P. Farrell.Swimming performance, oxygen consumption and excess post‐exercise oxygen consumption in adult transgenic and ocean‐ranched coho salmon[J].Journal of Fish Biology,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