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热处理方式对超细粒子K-Co-Mo催化剂性能和结构的影响

被引:3
作者
鲍骏
卞国柱
伏义路
胡天斗
刘涛
机构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安徽合肥
[2]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
基金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热处理方式; K-Co-Mo催化剂; 低碳醇合成; 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O643.36 [催化剂];
学科分类号
081705 ;
摘要
以柠檬酸为络合剂 ,采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Co Mo超细粒子氧化物 ,所得干凝胶分别置于空气和氩气中进行焙烧 ,然后经K2 CO3 助化后硫化。使用X射线衍射 (XRD) ,BET比表面测试和扩展X光吸收精细结构 (EXAFS)对样品进行结构表征 ,同时测试硫化态样品的CO加氢合成低碳混合醇活性。XRD结果表明 ,在空气中焙烧的样品为单一的CoMoO4 物种 ,其晶粒尺寸约为 6 0nm ;在氩气中焙烧的样品 ,柠檬酸的分解对样品起到还原作用 ,主要物种为CoMoO3,同时存在少量的CoMoO4 ,晶粒尺寸约为 2 0nm。BET结果表明 ,在氩气中焙烧的样品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硫化态样品中主要物种为MoS2 和Co9S8,此外 ,还可能存在CoMoS3 13 物种。XRD和EXAFS结果均表明 ,在氩气中焙烧的样品硫化后 ,其晶粒尺寸相对较小。活性测试结果表明 ,催化剂晶粒尺寸的降低明显促进了合成醇的活性和选择性的提高。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The production of higher alcohols from syngas using potassium promoted Co/Mo/A1 2 O 3 and Rh/Co/Mo/A1 2 O 3.[J].D. A. Storm.Topics in Catalysis.1995, 1
[2]   超细粒子K-Co-Mo催化剂中钴含量对催化剂结构及其合成低碳醇性能的影响 [J].
鲍骏 ;
卞国柱 ;
伏义路 ;
刘涛 ;
谢亚宁 ;
胡天斗 .
分子催化, 2000, (05) :349-353
[3]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CoMoO 超细粒子催化剂 [J].
鲍骏 ;
卞国柱 ;
伏义路 .
催化学报, 1999, (06) :645-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