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四面山珍稀濒危植物与环境因子的关联度分析

被引:3
作者
陈晓麟
李铭
王利
机构
[1] 重庆教育学院生物系
关键词
珍稀濒危植物;环境因子;灰色系统;关联度;四面山/重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度分析法对重庆四面山部分珍稀濒危植物的分布和生长与其环境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尝试性研究.选择该地区分布较广的8种珍稀濒危植物作为目标集(母因子集),与之对应的9个环境因子作为因素集(子因子集).分析结果表明,8种珍稀濒危植物受影响最大的环境因子分别是:福建柏—种丰富度;鹅掌楸、八角莲—土壤有机质;银杏、厚朴—人为干扰度;杜仲—土壤厚度;黄连、天麻—海拔高度.8种珍稀濒危植物受9种环境因子的综合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的潜在序列为杜仲>福建柏>天麻=黄连>银杏>八角莲>鹅掌楸>厚朴.9个环境因子对8个珍稀濒危植物作用大小程度的潜在序列为海拔高度>土壤pH值>年平均气温>土壤有机质>种丰富度>年降水量>干扰度>水土流失>土壤厚度
引用
收藏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灰色预测与决策.[M].邓聚龙著;.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6,
[2]  
中国树木志.[M].郑万钧主编;中国树木志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83,
[3]   气候因子对棉花产量和品级影响的灰色关联分析 [J].
陈金湘,李曼瑞,刘海荷,李万新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5, (04) :349-353
[4]   四川江津四面山常绿阔叶林永久样地的非线性排序 [J].
李旭光 .
植物生态学报, 1995, (03) :286-292
[5]   四面山大窝铺常绿阔叶林特征研究 [J].
杨瑞武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1994, (04) :490-495
[6]   缙云山森林次生演替中优势种群的特性与生态因子的关联度分析 [J].
刘玉成,杜道林,岳泉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1994, (03) :283-286+284+288-289
[7]   四川省福建柏林的初步研究 [J].
刘玉成 ;
缪世利 .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 1987, (03) :212-219
[8]   灰色系统理论及其方法在森林生态系统研究中的应用 [J].
文剑平 .
生态学杂志, 1986, (05) :57-60
[9]   江津县四面山森林植被的初步研究 [J].
刘玉成 ;
董鸣 ;
缪世利 .
西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5, (03) :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