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源消费的重庆市土地利用碳排放效应分析

被引:4
作者
吴仕海 [1 ]
张安明 [1 ]
曹伟 [2 ]
李映晖 [3 ]
李灿 [2 ]
黄九松 [2 ]
严超 [1 ]
机构
[1]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勘测规划院
[3] 昆明市云光中学
关键词
能源消费; 土地利用; 碳排放; 碳足迹; 重庆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X24 [人类、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1204 ;
摘要
基于能源消费视角,通过构建土地利用碳排放核算模型,从土地利用碳排放核算、碳足迹和碳排放强度3个方面,对重庆市1997-2010年的土地利用碳排放效应进行时空变化分析.结果表明:(1)重庆市土地利用碳排放总量呈增加趋势,由1997年的3 796.12×104t增加到2010年的9 435.21×104t;独立工矿用地的地均碳排放强度最大;单位GDP碳排放强度呈现下降趋势,节能减排实施效果明显;碳足迹呈增加趋势,生产性土地面积不足以补偿土地碳足迹;(2)土地利用碳排放和碳足迹的多少顺序在空间上呈现出:"一圈","渝东北","渝东南"的空间分布状态.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7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重庆市农田系统碳源/汇特征及碳足迹分析 [J].
周陶 ;
高明 ;
谢德体 ;
魏朝富 .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01) :96-102
[2]   重庆市经济发展与碳足迹的相关分析 [J].
阎晓 ;
涂建军 ;
武京涛 ;
周艳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37 (06) :167-173
[3]   土地利用变化碳排放效应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J].
肖红艳 ;
袁兴中 ;
李波 ;
颜文涛 .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29 (01) :38-42+115
[4]   城市能源消费碳排放核算方法 [J].
刘竹 ;
耿涌 ;
薛冰 ;
郗凤明 ;
焦江波 .
资源科学, 2011, 33 (07) :1325-1330
[5]   低碳土地利用模式研究 [J].
赵荣钦 ;
刘英 ;
郝仕龙 ;
丁明磊 .
水土保持研究, 2010, 17 (05) :190-194
[6]   中国不同产业空间的碳排放强度与碳足迹分析 [J].
赵荣钦 ;
黄贤金 ;
钟太洋 .
地理学报, 2010, 65 (09) :1048-1057
[7]   基于能源消费的江苏省土地利用碳排放与碳足迹 [J].
赵荣钦 ;
黄贤金 .
地理研究, 2010, 29 (09) :1639-1649
[8]   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变化的因素分解及实证分析 [J].
朱勤 ;
彭希哲 ;
陆志明 ;
吴开亚 .
资源科学, 2009, 31 (12) :2072-2079
[9]   江苏省区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碳排放效应分析 [J].
李颖 ;
黄贤金 ;
甄峰 .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24(S2) (S2) :102-107
[10]   基于碳循环的化石能源及电力生态足迹 [J].
谢鸿宇 ;
陈贤生 ;
林凯荣 ;
胡安焱 .
生态学报, 2008, (04) :1729-1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