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鲇幼鱼胃和肝脏的组织结构及其在饥饿过程中的变化

被引:40
作者
付世建
邓利
张文兵
张耀光
谢小军
机构
[1] 西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饥饿;南方鲇;组织学;胃;肝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493 [新陈代谢与营养];
学科分类号
090502 ;
摘要
描述了南方鲇(Silurusmeridionalis)幼鱼的胃和肝脏的基本形态和组织结构及其在饥饿过程中的变化.发现随饥饿时间延长,胃粘膜皱褶高度、粘膜下层厚度、上皮细胞高度及胃腺厚度均有明显减少趋势.肌肉层厚度呈先降后升再下降的趋势.饥饿过程中还发现各层组织,特别是肌肉层有结缔组织增生和崩溃疏松的现象.饥饿鱼肝脏的肝细胞体积明显减小,细胞索紊乱,细胞间隙增大.胃的上皮细胞高度和胃腺厚度可作为南方鲇幼鱼营养状况的指标
引用
收藏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真鲷消化道的组织学和形态学研究 [J].
喻子牛 ;
孔晓瑜 ;
孙世春 .
水产学报, 1997, (02) :113-119
[2]   鲤、鲢、鳙、草鱼苗和鱼种饥饿致死时间的研究 [J].
王吉桥 ;
毛连菊 ;
姜静颖 ;
于滨海 .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1993, (Z1) :58-65
[3]   嘉陵江南方大口鲶的年龄和生长的初步研究 [J].
谢小军 .
生态学报, 1987, (04) :359-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