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N示踪研究再生稻施用氮肥的吸收分配和效应

被引:9
作者
任天举
李经勇
唐永群
邹亚兰
机构
[1]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重庆再生稻研究中心
关键词
再生稻; 15N示踪; 吸收; 分配; 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稻-再生稻的15N示踪结果表明:①15N吸收率在头季稻成熟期为34.22%~43.09%,再生稻成熟期升至38.64%~55.75%.头、二两季一致趋势是促芽肥、保证芽肥早施高于迟施,促芽肥加发苗肥的高施肥量大于低施量.②再生稻成熟期15N在稻株各器官的分配是促芽肥加发苗肥的,头季收获物(穗和1节)平均为41.84%,再生稻株为45.26%,稻桩和根为12.90%;只施促芽肥的,则依次分别为76.81%,14.45%和8.74%.头季稻收获物在大比例带走氮的同时,提高了稻谷蛋白质的含量,并增加稻株含氮量、叶片光合强度、茎鞘干质量、根系活力等,促进了再生芽早生多发.③各施肥方式对再生稻的生育进程和经济性状均有明显的效应,以头季稻齐穗期施保芽肥加齐穗后23d施促芽肥和齐穗后15d施促芽肥加收后立即施发生苗肥的综合效应最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132 / 13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 [1] 稻作科学原理.[M].(日)吉田昌一著;厉葆初译;.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 [2] 水稻生理.[M].潘瑞炽 主编.科学出版社.1979,
  • [3] 杂交中稻收割前再生芽死亡机理及其调节
    徐富贤
    熊洪
    赵甘霖
    洪松
    不详
    [J]. 中国农业科学 , 2000, (04) : 31 - 37
  • [4] 再生稻需氮特性和分次施氮的研究
    袁继超
    孙晓辉
    田彦华
    马均
    [J]. 作物学报, 1996, (03) : 345 - 352
  • [5] 稻秆(15N)和尿素(15N)单施或混施时,水稻对标记氮的吸收与1
    黄志武,卢仁骏,朱义贵,李敏怀
    [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5, (04) : 58 - 63
  • [6] 应用15N示踪技术研究水稻对氮素的吸收、运转和分配
    史春余
    金留福
    孙钦洪
    [J]. 核农学通报, 1993, (06) : 35 - 39
  • [7] 再生稻高产栽培综合农艺措施研究
    王光明
    刘保国
    张修清
    任昌福
    黄友钦
    [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3, (05) : 386 - 391
  • [8] 头季稻后期营养器官碳水化合物含量对再生稻的影响
    任天举
    [J]. 西南农业学报, 1993, (02) : 32 - 37
  • [9] 再生稻配方施肥试验
    周宗汉
    高红兵
    彭晓满
    万健民
    李小平
    [J]. 湖北农业科学, 1993, (03) : 14 - 16
  • [10] 促芽肥N在再生稻中的分配及其作用研究
    马均
    王化新
    孙晓辉
    任光璪
    任天举
    [J]. 西南农业学报, 1992, (01) : 41 -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