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地区玉米圆斑病菌(Bipolaris carbonum Wilson)的分离鉴定

被引:11
作者
董国菊
申晚霞
机构
[1] 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关键词
玉米圆斑病; 炭色长蠕孢; 致病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5.13 [玉米病虫害];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试验对重庆地区玉米圆斑病病原菌进行了分离、纯化和鉴定,同时进行了病原菌的致病性测定.病原菌的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病原菌可直接侵入玉米的叶片,并于1周后表现出玉米圆斑病的典型症状.病原菌的培养性状及其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等形态特征的观察结果表明:重庆地区玉米圆斑病菌属半知菌亚门平脐蠕孢属炭色长孺孢(Bipolaris carbonum Wilson).
引用
收藏
页码:119 / 12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长蠕孢属真菌种的演变 [J].
张猛 ;
李兴道 ;
赵玉华 .
河南农业科学, 2005, (06) :51-53
[2]   贵州辣椒疫病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J].
杨学辉 ;
肖崇刚 ;
袁洁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4) :413-416
[3]   中国平脐蠕孢属的分类研究I [J].
邓晖 ;
张天宇 .
菌物系统, 2002, (03) :327-333
[4]   玉米自交系圆斑病的发生及防治 [J].
闫树合 .
种子世界, 2000, (05) :20-20
[5]   玉米圆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J].
李淑荣 ;
李惠春 ;
刘淑杰 ;
耿天良 ;
王忠元 ;
王振军 ;
成文 .
内蒙古农业科技, 1999, (06) :42-43
[6]   玉米小斑病菌(Drechslera maydis)与玉米圆斑病菌(Drechslera carbonum)种间杂交的初步研究 [J].
胡旭章 ;
黄梧芳 .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1992, (02) :8-12
[7]   玉米圆斑病菌致病毒素的研究进展 [J].
朱晞 ;
黄梧芳 .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1991, (03) :1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