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研究方法探讨——以重庆市璧山县为例

被引:11
作者
杨伟
谭勇
周雪芹
廖和平
机构
[1]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生态适宜性评价法; 土地利用; 生态环境; 措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020106 ;
摘要
以重庆市璧山县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为例,引入生态适宜性评价法,建立7个评价指标,划分4个土地生态适宜性类型区和12个次级区域,探讨了璧山县土地生态开发措施和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以期在新一轮修编中能够提供方法借鉴.
引用
收藏
页码:190 / 19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 [1] 大城市郊县土地生态开发的内涵和思路探讨
    敬松
    余丽
    [J]. 生态经济, 2003, (10) : 56 - 58
  • [2]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中土地使用生态适宜性分析
    程吉宏
    王晶日
    [J]. 环境保护科学, 2002, (04) : 52 - 54
  • [3] 土地经济学.[M].毕宝德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 [4] 土地评价的理论与实践.[M].傅伯杰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 [5] 作物—地域多种组合中作物生态适宜性评价与权重配置方法的研究.[D].张静.南京农业大学.2005, 05
  • [6] 基于GIS和模糊评价法的土地生态适宜性分析.[D].杨敏.西南交通大学.2004,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