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13
作者
缪惠宁 [1 ]
王艳飞 [2 ]
王雨水 [3 ]
赵伟 [1 ]
卢春燕 [1 ]
李丽 [1 ]
臧伟伟 [1 ]
赵海兰 [3 ]
机构
[1] 保定市中心血站
[2]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
[3] 河北高碑店市医院心内科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疾病; 颈动脉粥样硬化; 相关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1.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硬化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治疗的冠心病患者350例,依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其中冠心病组260例,非冠心病组90例;依据造影结果将冠心病组患者进行再次分组,其中单支病变组113例,双支病变组89例,三支病变组58例。比较冠心病组及非冠心病组间及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三组间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积分及Gensini评分;统计分析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以上观察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的颈动脉IMT、斑块积分、Gensini积分分别为(1.37±0.23)、(5.37±3.98)、(23.32±7.33),均高于非冠心病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的斑块检出率为79.8%和81.0%,双支病变组及三支病变组患者颈动脉IMT分别为(1.31±0.21)mm和(1.37±0.27)mm,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患者的斑块检出率与颈动脉IMT值均高于单支病变组,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IMT、颈动脉斑块积分呈显著正相关;Gensini评分与IMT及颈动脉斑块积分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冠状动脉的粥样硬化程度随着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升高而加重,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可以通过颈动脉超声检测反映出来。
引用
收藏
页码:911 / 91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硬化斑的临床分析 [J].
肖润平 ;
任永林 .
中国医药指南, 2012, (36) :234-235
[2]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及危险因素分析 [J].
赵宏坤 ;
蒋逸风 ;
沈彬 .
临床军医杂志, 2012, 40 (03) :532-534
[3]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 [J].
卢娜 ;
刘炎 ;
徐丽华 .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 32 (01) :50-51
[4]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J].
杜海萍 ;
王晋军 ;
李宝明 ;
黄燕妮 ;
张凤 .
中国医疗前沿, 2011, 6 (20) :1-2
[5]   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研究 [J].
段胜稳 .
中国实用医药, 2010, 5 (13) :117-118
[6]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关系分析 [J].
薛铮 ;
吕吉元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8, (11) :1349-1349
[7]   高频超声评价冠心病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 [J].
郭瑞强 ;
周青 ;
陈孝义 ;
周立明 ;
郝力丹 ;
姜霞 ;
初洪刚 ;
孙彬 .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00, (08) :20-22
[8]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相关性研究探讨 [J].
孙洪勇 ;
黄健 ;
胡小丽 ;
刘玲 ;
赵容 ;
史红 ;
谭学君 .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09, (03) :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