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康法治疗中风后小脑性共济失调临床观察

被引:2
作者
马力
机构
[1] 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
关键词
小脑性共济失调; 中风; 针康法; 头穴丛刺法; 康复; 协调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46 [针灸疗法临床应用];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目的:探讨针康法对中风后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的协调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58例中风后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采取康复治疗,治疗组采取针康法,两组患者参照ICARS及FIM进行康复评定。结果:治疗组共济失调量表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康法能改善中风后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的协调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4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小脑性共济失调的体位康复训练法 [J].
马力 .
中国实用医药, 2012, 7 (31) :243-244
[2]   头穴丛刺与康复治疗的有机结合 [J].
唐强 .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1, 17 (04) :301-303
[3]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使用能力的恢复作用 [J].
李贞兰 ;
赵节绪 ;
TAUBE .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 (03) :511-514
[4]   世界神经病联合会国际合作共济失调量表介绍 [J].
陈琳 ;
郗海涛 ;
黄红云 .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7, (39) :8005-8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