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专利分析的产业共性技术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23
作者
黄鲁成
张静
机构
[1]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产业共性技术; 产业共性技术识别框架; 专利分析; 决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306 [专利研究];
学科分类号
1201 ; 1204 ;
摘要
目前对共性技术的识别研究,多集中于利用定性方法,定量方法相对较少,尤其是利用专利信息分析进行共性技术识别的成果更少。在对共性技术重新定义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由综合文本挖掘、德温特手工代码共现、专利引用确立的共性技术识别方法框架。该框架通过三个不同的评估视角,即技术基础性评估、技术应用范围评估及技术效益评估,逐步识别共性技术的三个特性,最终筛选出产业共性技术。将该方法应用于锂电池领域共性技术识别,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8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基于技术预见德尔菲调查的共性技术课题选择方法研究 [J].
于晓勇 ;
尚赞娣 ;
李金林 .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11, 41 (04) :64-68
[2]   高速列车寿命预测技术专利计量分析 [J].
王小晓 ;
丁堃 .
科技管理研究, 2010, 30 (04) :212-215
[4]   共性技术筛选指标体系及模型研究 [J].
魏永莲 ;
唐五湘 .
科技管理研究, 2009, 29 (04) :46-48
[5]   基于《德温特》数据库的核心技术确认方法 [J].
栾春娟 ;
王续琨 ;
刘则渊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8, (06) :32-34
[6]   我国共性技术政策的现状及改革方向 [J].
马名杰 .
中国经贸导刊, 2005, (22) :25-27
[7]   产业共性技术发展的政府作用研究 [J].
李纪珍 .
技术经济 , 2005, (09) :19-22
[8]  
基于CiteSpaceⅡ的专利知识可视化的实现机制及其应用[J]. 陈玉光,丁堃,刘盛博.情报学报. 2010 (04)
[9]  
基于无标度网络理论的共性技术创新网络研究[D]. 田宵依.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1
[10]  
专利文献与信息[M]. 知识产权出版社 , 李建蓉主编,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