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6 条
杂交榛不同枝段绿枝扦插生根特性及相关氧化酶活性变化
被引:31
作者:
勒栋梁
[1
,2
]
董凤祥
[2
]
李宝
[1
]
王贵禧
[2
]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杂交榛子;
绿枝扦插;
生根特性;
IAAO;
PPO;
POD;
D O I:
10.13275/j.cnki.lykxyj.2009.04.006
中图分类号:
S664.4 [榛子];
学科分类号:
090201 ;
摘要:
采用简单重复扦插试验,设置发育枝上、中、下段和萌蘖上段浸蘸1 500 mg.L-1IBA,清水处理为对照,3次重复,研究了杂交榛绿枝不同枝段生根特性和生根指标差异及扦插后不同时期、不同枝段皮部的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杂交榛子绿枝扦插以表皮生根为主,不同枝段部位在生根时期和生根指标上存在差异;幼嫩的上段插穗从扦插至生根只需13 d,而中段和下段分别需要19、22 d;发育枝上、中、下段和萌蘖上段经1 500 mg.L-1IBA处理的生根率、根数、根长显著高于对照,发育枝上段生根最好,萌蘖上段、发育枝中段和下段生根能力依次降低。扦插后POD活性呈上升趋势,至第1根出现期达到最大(峰值),处理和对照间、不同枝段间在峰值处存在差异,发育枝上、中、下段POD活性在峰值处的大小与其扦插生根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PO活性在扦插生根过程中呈现一定的双峰特性,扦插时至愈伤形成期PPO活性有一个增高期,诱导期至第1根形成期PPO活性第2次快速提高,至第1根形成期PPO活性达到最达值,之后有所下降;IAAO在愈伤形成期和第1根形成期之间的表皮瘤状突起形成期(诱导期)达到最大。
引用
收藏
页码:526 / 532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