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稻赣化2号高产群体的建立与调节

被引:7
作者
颜振德
胡承太
机构
[1] 江苏省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杂交稻; 干物质; 每穗总粒数; 水稻; 高产群体; 产量构成因素; 产量构成因子; 结实率; 高产田块; 分孽; 亩穗数; 烤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1979—1983连续五年研究杂交籼稻赣化2号的栽培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采取了以早播早栽并建立较大群体夺高产的栽培途径。从实际取得亩产850公斤的资料分析,确立高产群体主要指标:每亩最高茎蘖数40万,最大叶面积指数9—10,一生总干重1650公斤,每亩17万穗,每穗240粒,每亩总粒数4000万,结实率85%,千粒重25—26克。以及在不同条件下实现上述指标相应的看苗诊断和肥水调节的技术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145 / 15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化学杀雄杂交稻赣化2号产量优势的生理分析附视频 [J].
颜振德 ;
胡承太 ;
王卫国 .
江苏农学院学报, 1982, (02) :20-26
[2]   杂交水稻高产群体的干物质生产与分配的研究 [J].
颜振德 .
作物学报, 1981, (01) :11-18
[4]   杂交水稻在麦稻两熟区的高产栽培技术 [J].
颜振德 .
中国农业科学, 1978, (02) :26-33
[5]   陈永康晚粳稻“三黑三黄”高产栽培经验的初步分析 [J].
杨立炯 ;
汤玉庚 ;
王嘉训 ;
黄祥熙 .
作物学报, 1964, (02) :113-136
[6]   水稻不同群体结构的丰产特性的研究 [J].
林世成 ;
过益先 ;
杨泉湧 ;
韩志炜 .
作物学报, 1963, (04) :363-380
[7]  
稻作的理论与技术[M]. 农业出版社 , (日)松岛省三著, 1966
[8]  
Heterosis breeding in rice ( Oryza sativa L.)[J] . S. S. Virmani,R. C. Aquino,G. S. Khush.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198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