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地区新型农民培养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4
作者
杨亦民
赵佳荣
刘纯阳
机构
[1] 湖南农业大学
关键词
贫困地区; 新型农民; 培养指数; 影响因素;
D O I
10.13246/j.cnki.jae.2009.06.002
中图分类号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造就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这已成社会各界的共识。本文在构建贫困地区新型农民培养指数模型的基础上,利用5个国家级贫困县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贫困地区的新型农民培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贫困地区新型农民的培养水平还比较低,贫困地区农民参与新型农民培养的行为受到农户个体特征、农业生产资源特征、经济环境特征以及社会环境特征等因素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新农村建设中新型农民的内涵与构成要素 [J].
饶开宇 .
农村经济, 2008, (08) :118-121
[2]   基于微观视角的农民创业模式选择 [J].
吴昌华 ;
邓仁根 ;
戴天放 ;
叶淑芳 ;
刘玉秀 .
农村经济 , 2008, (06) :90-92
[3]   完善我国农民创业支撑体系的对策研究 [J].
徐辉 ;
李录堂 .
经济纵横, 2008, (04) :74-76
[4]   新农村视角下的新型农民培养问题探析 [J].
陈冬生 .
长白学刊, 2008, (02) :108-110
[5]   培养造就新型农民与农村经济发展 [J].
刘传江 ;
黄锟 .
当代经济研究, 2008, (03) :50-55
[6]   新形势下农民创业能力来源的基本判断 [J].
黄德林 ;
宋维平 ;
王珍 .
农业经济问题, 2007, (09) :8-13+110
[7]   产业素质培养是农民素质提高的关键——提高江西省农民素质的调查与思考 [J].
胡定南 ;
崔桂华 .
江西教育科研, 2003, (12) :14-17
[8]   农民素质及其科学评价体系 [J].
林美卿 ;
代金平 .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03) :265-267
[9]   欠发达地区青年农民素质的调查 [J].
曹卫秋 ;
黄琳 ;
温兴琦 ;
叶丽 .
青年研究, 2000, (02) :34-38
[10]  
Human capital, entrepreneurship, and farm household earnings[J] . Dennis Tao Yang,Mark Yuying An.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 200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