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植、解构与抽空:新生代农民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逻辑

被引:18
作者
汪国华
机构
[1] 安徽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乡土文化; 新生代农民工; 实践逻辑;
D O I
10.15895/j.cnki.rwzz.2010.03.022
中图分类号
D412.6 [工会工作];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文章以新生代农民工为对象,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进行研究。新生代农民工移植着传统的乡土文化,通过小共同体构建和集体记忆,他们融入了城市的经济生活结构;同时,随着城市现代性要素的不断侵吞,乡土文化力量则在悄然退缩,借助动摇民间信仰和弱化乡土社群关系,新生代农民工正在悄然解构乡土文化。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递与延续主要发生在农村社会,新生代农民工恰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主力,而新生代农民工对于乡土文化选择的逻辑,使得中国传统文化正悄无声息地被抽空了。
引用
收藏
页码:171 / 17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魂归何处? [J].
范可 .
读书, 2007, (07) :91-98
[2]   传统框架中的现代性调适——河北省平安村1949年后的招婿婚姻 [J].
高永平 .
社会学研究, 2007, (02) :136-153+245
[3]   关于“民间信仰”、“民间宗教”与“新兴宗教”之我见 [J].
郑志明 .
文史哲, 2006, (01) :10-12
[4]   乡土教育与人文素质 [J].
乐黛云 .
读书, 2004, (07) :97-99
[5]   心灵的集体化:陕北骥村农业合作化的女性记忆 [J].
郭于华 .
中国社会科学, 2003, (04) :79-92+205
[6]   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 [J].
王春光 .
社会学研究, 2001, (03) :63-76
[7]   村庄精英与社区记忆:理解村庄性质的二维框架 [J].
贺雪峰 .
社会科学辑刊, 2000, (04) :34-40
[8]  
幸福感的社会性及其中国语境[N]. 王建民.光明日报. 2007 (006)
[9]  
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M].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翟学伟著, 2005
[10]  
礼物[M].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法)马塞尔·莫斯(MarcelMauss)著,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