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湖地区岩性油气藏主控因素分析及油气勘探方向

被引:9
作者
刘俊田 [1 ]
靳振家 [1 ]
李在光 [2 ]
覃新平 [1 ]
郭林 [1 ]
王波 [1 ]
刘玉香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
关键词
岩性油气藏; 分析; 油气; 勘探方向; 小草湖地区; 台北凹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小草湖地区油气资源丰富,勘探程度低、潜力大,随着油气勘探的不断深入,构造型气藏越来越少。通过深入研究台北凹陷小草湖地区天然气成藏条件,总结气藏成藏模式,认为气藏总体受构造、岩性、断层三重因素控制,其中岩性、断层遮挡是成藏最关键的控制因素。该区岩性气藏勘探立足2个鼻隆区和洼内,积极扩展外围区块,遵循多砂体叠合连片含气成藏模式,开展精细气藏描述。沿鼻隆脊部钻探低部位河道砂体获得成功,实现了疙7—红台2号含油气区的复合连片。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4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吐哈盆地油气地质与勘探实践.[M].袁明生等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
[2]  
油气生成运移聚集模型研究.[M].王捷等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
[3]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葡北东斜坡含油性检测 [J].
李在光 ;
杨占龙 ;
郭精义 ;
黄云峰 ;
谢楠 .
新疆石油地质, 2005, (03) :269-271
[4]   胜北洼陷岩性油气藏成藏条件特殊性分析 [J].
杨占龙 ;
陈启林 ;
郭精义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5, (02) :181-185+189
[5]   地震信息多参数综合分析与岩性油气藏勘探——以JH盆地XN地区为例 [J].
杨占龙 ;
郭精义 ;
陈启林 ;
黄云锋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4, (06) :628-632
[6]   气藏综合描述技术在吐哈盆地鄯勒地区第三系浅层气藏描述中的应用 [J].
张虎权 ;
于均民 ;
李在光 ;
陈涛 ;
季卫华 ;
高成全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4, (01) :62-67
[7]   应用地球物理综合技术预测盐湖沉积的含油性 [J].
彭路平 ;
李在光 ;
曹正林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1, (03) :5-7+17
[8]   吐哈盆地油气分布特征及勘探方向 [J].
袁明生 .
新疆石油地质, 1998, (02) :3-5
[9]   吐-哈盆地古水动力条件与油气聚集规律 [J].
王建荣 ;
张达景 ;
赵文智 ;
李伟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7, (01) :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