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连续降雪过程分析

被引:85
作者
王迎春
钱婷婷
郑永光
机构
[1] 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
[2]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
[3] 暴雨监测和预测实验室
[4] 暴雨监测和预测实验室 北京
[5] 北京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降雪; 合成分析; 诊断; 回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63 [固态晶状降水];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该文对 2 0 0 2年 1 2月份北京出现的 1 841年以来历史上最长的连续 6天的降雪天气进行了合成分析和诊断分析。北半球合成环流形势显示 ,连续降雪发生在东亚稳定的纬向环流形势下 ,其上游地区强大经向环流和阻塞高压使中纬度东亚和西太平洋纬向环流得以维持。东亚合成环流的垂直结构表明 ,连续降雪期间华北地区始终处于锋区中 ,并存在低空辐合、高空辐散的散度场垂直分布结构。卫星水汽云图显示出有水汽通道向河套倒槽云系输送水汽。华北地区的诊断分析表明 ,地面和边界层中山东地区分裂高压南侧向北回流的偏南气流是造成降雪的主要水汽通道。变形场的流场结构使水汽在北京附近辐合。垂直剖面展现了华北回流降雪天气近地面层的浅薄的冷空气垫 ,和暖湿空气回流在冷空气垫上的爬升 ,并在其上形成一个浅薄的饱和层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Windows下二维气象绘图软件——客观分析诊断图形系统 [J].
郑永光 ;
王洪庆 ;
陶祖钰 ;
陈敏 .
气象, 2002, (03) :42-45
[2]   北京“12·7”降雪过程的分析研究 [J].
赵思雄 ;
孙建华 ;
陈红 ;
齐琳琳 ;
赵翼浚 ;
李爱国 ;
李云云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2, (01) :7-21
[3]   三相云显式降水方案和高原东部“96.1”暴雪成因的中尺度数值模拟 [J].
邓远平 ;
程麟生 ;
张小玲 .
高原气象, 2000, (04) :401-414
[4]   “96.1”暴雪期中尺度切变线发生发展的动力诊断Ⅱ:散度和散度变率诊断 [J].
张小玲 ;
程麟生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0, (04) :459-466
[5]   “96.1”暴雪期中尺度切变线发生发展的动力诊断Ⅰ:涡度和涡度变率诊断 [J].
张小玲 ;
程麟生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0, (03) :285-294
[6]   北京1980~1994年降雪的天气气候分析 [J].
仪清菊 ;
刘延英 ;
许晨海 ;
不详 .
应用气象学报 , 1999, (02) :12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