柠檬醛抗黄曲霉作用的分子机理

被引:11
作者
蒋立科
罗曼
机构
[1] 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暨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中国安徽合肥
[3] 中国广东广州
关键词
山苍子油; 柠檬醛; 黄曲霉; 作用机理;
D O I
10.16605/j.cnki.1007-7847.2005.s1.016
中图分类号
R285 [中药药理学];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以多组分山苍子[Litsea cubeba(Lour)Per]香精油作为复合中药模型。以该香精油中主要抗菌成分柠檬醛为中药靶部位,以能分泌致癌毒素的黄曲霉单细胞作为药物作用对象,吸收当今医学影像领域先进的科学技术,采用多学科交叉策略,将多维显微、瑞利光散射(Rayleigh scattering)、电镜与生化分析4项技术构筑平台, 从细胞、亚细胞和生物大分子三个水平,研究柠檬醛作用于黄曲霉的动静态过程,阐明模拟的中药方剂靶部位对细胞整体的作用规律.发现该醛不仅能改变黄曲霉细胞膜的形态结构、物理学特性及其生物学功能(如对物质吸收的选择通透性,细胞体积调节机制等),而且使细胞膜产生脂质过氧化损伤;进入细胞后,既作用于细胞器(如线粒体、细胞核等),使其产生损伤及区域性分布;又通过干扰细胞内大分子拥挤状态,导致细胞内生物大分子构象的改变、高含量类大分子缔合反应不可逆增强以及因生化反应区域效应丧失而产生的新陈代谢紊乱,揭示该醛能使黄曲霉孢子失去萌发力、菌丝体生长被抑制及产生孢子的能力,在于黄曲霉细胞膜、细胞器及大分子失去了正常结构、功能及相关的调节机制.在实现对柠檬醛抗黄曲霉机理阐明的过程中,在研究思路和方法上进行全新的探索.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94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山苍子油抗白色念珠菌的机制研究 [J].
夏忠弟,杨军祥,李沛涛 .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5, (02) :107-108
[2]   山苍子精油抗真菌有效成分的研究 [J].
李开泉 ;
唐陶 .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1986, (11) :5-6
[3]   山苍子油与柠檬酸醛抗真菌作用的比较 [J].
涂新义 ;
刘菊英 ;
徐晓清 ;
郑积霞 .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1987, (09) :35-35
[4]   山苍子油及其提取物抑霉菌的实验研究 [J].
涂新义 ;
邹克容 ;
黄倬伟 ;
唐陶 ;
徐晓清 .
中药通报, 1985, (05) :41-42
[5]   山苍子挥发油及其主要成份柠檬醛抗真菌作用的研究 [J].
周勇 ;
陶君娣 ;
张家俊 .
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4, (09) :558-559
[6]  
中药药理学[M].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沈映君主编, 2000
[7]  
中药药理实验方法学[M].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李仪奎主编, 1991
[8]  
动物毒理学[M].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朱蓓蕾编著, 1989
[9]  
组织培养技术[M].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鄂 征等编著, 1988
[10]  
定量药理学[M].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孙瑞元 编著,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