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化等级裂腹鱼类的分子系统发育与青藏高原隆起

被引:37
作者
何德奎
陈毅峰
陈宜瑜
陈自明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武汉
[3] 武汉
[4] 昆明
关键词
特化等级裂腹鱼类; 青藏高原; 线粒体细胞色素b; 生物地理学; 分子钟; 分子系统发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51 [动物演化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71002 ;
摘要
采用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分析了特化等级裂腹鱼类3属9种和亚种的分子系统发育,并通过黄河上游与青海湖隔离的地质时间来校正分子钟,进而探讨了特化等级裂腹鱼类的主要分支发生事件与青藏高原阶段性隆起的关系.结果表明,特化等级裂腹鱼类并不是一个单系群.叶须鱼属的5个种及亚种构成了一个单系群.裸重唇鱼属的3个种并不形成一个单系群.其中,全裸裸重唇鱼和高度特化等级裂腹鱼类构成姐妹群关系;而厚唇裸重唇鱼和新疆裸重唇鱼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它们一起与斑重唇鱼形成姐妹群.特化等级裂腹鱼类可能起源于中新世(约 10 MaBP),3个属的分歧时间发生在晚中新世(约 8 MaBP),主要的种化事件发生在晚上新世和更新世(3.54~0.42 MaBP).特化等级裂腹鱼类的主要分支发生事件与晚新生代青藏高原在8,3.6,2.5和1.7 MaBP发生的地质构造事件及气候重大转型时期基本吻合.分子钟数据不支持青藏高原在渐新世或中新世整体隆起已接近现在高度或更高的假设,也不支持在晚上新世(约 2.6 MaBP)仅有 2000 m的观点.
引用
收藏
页码:2354 / 236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新生代晚期青藏高原强烈隆起及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J].
李吉均 ;
方小敏 ;
潘保田 ;
赵志军 ;
宋友桂 .
第四纪研究, 2001, (05) :381-391
[2]   用RAPD技术对特化等级裂腹鱼类亲缘关系的探讨 [J].
陈自明 ;
陈毅峰 .
动物学研究, 2000, (04) :262-268
[3]   青藏高原隆起与环境变化研究 [J].
李吉均 ;
方小敏 .
科学通报, 1998, (15) :1569-1574
[4]   甘肃临夏盆地新生代地层绝对年代测定与划分 [J].
方小敏 ;
李吉均 ;
朱俊杰 ;
陈怀录 ;
曹继秀 .
科学通报, 1997, (14) :1457-1471
[5]   青藏高原的隆起过程及其机制探讨 [J].
钟大赉 ;
丁林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 (04) :289-295
[6]   晚新生代黄河上游地貌演化与青藏高原隆起 [J].
李吉均 ;
方小敏 ;
马海洲 ;
朱俊杰 ;
潘保田 ;
陈怀录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 (04) :316-322
[7]   青藏高原鱼类区系特征及其形成的地史原因分析 [J].
武云飞 ;
谭齐佳 .
动物学报, 1991, (02) :135-152
[8]   中甸重唇鱼和裸腹重唇鱼的系统发育关系及其动物地理学分析 [J].
黄顺友 ;
陈宜瑜 .
动物分类学报, 1986, (01) :100-107
[9]   西藏北部新第三纪的鲤科鱼类化石 [J].
武云飞 ;
陈宜瑜 .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 1980, (01) :15-20+83
[10]  
分子克隆实验指南.[M].(美)J.萨姆布鲁克(JosephSambrook);(美)D.W.拉塞尔(DavidW.Russell)著;黄培堂等译;.科学出版社.2002,